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18个领域228条措施 江西“一号工程”发力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2-05-28 20:33:00来源: 人民网-江西频道

  开春伊始,江西各地把“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流程再造、改革集成;机制完善、服务提升。

  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江西出台《2022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方案》,从18个领域,提出了228条举措,力争让江西成为要素聚集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助力打响“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奋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真情服务 变“企业干”为“一起干

  “办事要有明确时效。”

  “在招大引强的同时,要孵化本土企业。”

  “政府的钱要用到刀刃上,政策要接地气。”

  ……

  这是近日南昌市红谷滩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红谷连心会”中小企业专场座谈会的现场。

  一杯清茶,围坐一圈,十余位企业负责人、红谷滩区主要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不讲套话,开门见山。

  “我们召开‘红谷连心会’,就是想听听大家有什么想法、期盼和意见,希望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南昌市红谷滩区委书记吴江辉的开场白,让大家打开了话匣子。

南昌红谷滩区设立“难事直通车”专窗,优化营商环境。图为红谷滩区行政审批局内展示封存的原审批印章。人民网 时雨摄

  “希望政府在研发、办公场所等方面有所支持,用好政策激发提升本土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江西省跨境电商协会会长陈景宏带着问题直奔主题。陈景宏扎根南昌红谷滩创业11年,成立了将大数据应用于外贸行业的科技公司。目前,其公司已经投入2200多万元用于科研,但仍觉得力不从心。

  陈景宏的话音未落,红谷滩区商务局局长洪姗现场答复:“在跨境电商等外贸行业,政府有着具体而实际的政策。希望能够找个时间把我们的政策送到您的企业里面去。”

  由“企业干”变为“一起干”。“通过这次座谈会,实现了政企更密切、更亲近的沟通,也拓宽了政府服务企业的路径。”红谷滩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以南昌红谷滩区为代表,江西省各地拿出真情和热情为企业服务,争当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

  “年前年后,政府各个部门单位为我们的事情忙前忙后,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对于公司落户樟树市后的发展前景,江西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充满信心。

  迪赛诺制药是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上海创诺医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以生产抗病毒药物为主。按照迪赛诺公司的产能布局,一批新的制剂将落地迪赛诺樟树制剂国际化研发生产基地,迪赛诺公司希望尽快获得环评、安评批复,从而尽早形成产能抢占全球市场。

  企业有诉求,政府有回应。1月24日,樟树市市长带头,联合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等19个部门协调推进新药项目审批。

  目前,该项目已提前完成技改立项,安评、环评手续预计3月底完成批复,确保企业项目如期投产。

在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的一家汽车生产企业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作业。人民网 时雨摄

  无独有偶,在赣州市经开区,332名干部蹲点344个项目,与企业“同办公、同吃住、同推进”,让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

  当地还定期召开政企圆桌会、述职评议会和早餐会,向企业派驻首席服务员、科技特派员、上市辅导员。凭借良好的营商环境,赣州市经开区吸引了吉利、富士康等大项目相继落地。

  在过去的基础上,江西各地把“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视企业家如同自己人,视企业事如同自己事,以真心、贴心、公心赢得企业信心。

  便捷高效 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

  “江西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抓在手上,格力项目落户江西的过程中,好多事儿我们是真的‘没有想到’。”近日,在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格力电器总裁助理王晓彬用两个“没有想到”表达了自己对江西营商环境的感受。

  “真没有想到项目推进这么快,老区的干部这么拼;可以说,江西赣州是用24小时不分昼夜的努力迎接格力落户。”王晓彬说。

  2020年4月份,格力刚刚来投资考察的时候,项目用地还是一片荒山,但是一个月后,赣州不仅完成了2000多亩土地征拆和“七通一平”,还修建了一条60米长的大道。

  为了加快格力落地,赣州市南康区由1名区领导、多名科级干部和优秀干部成立工作专班,为格力提供全链条审批代办等全方面的服务,项目一旦遇到问题,现场办公第一时间解决。

  “赣州速度”让格力实现“加速跑”,位于赣州的基地也成为了格力全球十五大生产基地中落地最快、建设最快的基地。其中,一期空调项目首条生产线已进场安装调试,计划今年7月1日投产。

  不仅项目落地块,赣州的政务服务也让王晓彬直呼“想不到”,“在老区,格力享受到了比肩大湾区的服务,政府对企业是有求必应、有叫必到。”

  “赣州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服务保障,让我们吃下了在江西长远发展的定心丸。”王晓彬说。

  和格力落户江西赣州的历程相同,宁德时代落户江西宜春的经历也让宜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施正感慨万千。

  项目从去年2月份开始接洽,12月正式开工。短短10个月创造了宁德时代项目投资新速度。

  一天之内就帮企业办好了公司营业执照,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土地平整和相关手续报批……“宜春的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投资江西的温度。”施正说。

在江西省崇仁县一家变电器制造企业内,工人们正在作业。该县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变电企业巨头前来投资。人民网 时雨摄

  格力落户赣州和宁德时代选择宜春,是近年来江西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缩影。

  在乐平市,“赣服通”4.0版乐平分厅可办事项由82项增至102项,依申请类事项90%以上项目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理。

  兴国县经开区推行“一对一代办”的运行模式,企业只需将相关材料交至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后续工作将由工作人员全程帮办代办,助力园区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今年以来,南丰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延时服务和预约服务,建设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平常没时间、闲时没处办的困扰,实现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

  ……

江铜集团南昌高新产业园内的工人正在车间内作业。人民网 时雨摄

  今年以来,在服务企业方面,江西“突出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特别是在企业开办方面,明确推行“一网通办、零成本、一日内办结”,进一步打造“暖心爽心”的营商环境。

  根据近期制定出台的《2022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方案》,到2022年底,江西力争营商环境排名2~3项指标进入全国标杆城市行列。

  政策送上门 办事不求人

  感受到了江西“暖心爽心”营商环境的,不仅有格力、宁德时代这样的大企业的管理者,还有更多中小微企业负责人。

  “资金批下来了,感谢政府的帮助,要不然我们真是熬不过这个春节了。”近日,位于德安县的臻药堂药业负责人通过电话向政务服务单位表示感谢。

  春节前夕,臻药堂有一笔贷款即将到期,而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还款。得知企业遇到困难后,德安县委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安排县营商办介入协调。分管营商环境工作的县领导靠前服务,与公司董事长、企业所在地蒲亭镇相关负责同志一道,前往园区、银行、城发集团等有关部门咨询融资政策,想方设法帮助企业争取支持。经过多方反复沟通协调,最终在2022年春节前一天帮助企业落实了续贷和“过桥”资金,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新春伊始推出的营商环境改革“升级版”中,江西提出在政策“透明化”、竞争“公平化”等方面上下大功夫,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机制。

  刘春荠是南昌银彤旅行社的负责人,目前承租了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的房屋资产作为经营场所,主要经营国内旅游和票务代理等业务。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银彤旅行社在自2020年起的一年多时间里都没有什么营业收入,面临关门、员工解聘等窘境。

  刘春荠回忆,旅行社的起死回生,政府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等惠企政策起了很大作用,“就拿租金来讲,省管局当时为我们减免了3个月租金,虽然钱不多,但真是雪中送炭。”

  到今年,江西已经连续三年出台减费降税政策,为全省5.7万户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屋租金3.4亿元,惠及5.7万个市场主体。

  办事不求人,政策送上门。“前不久,省管局工作人员主动跟我们说,今年上半年还可以减免2个月租金,老租户还可以享受免申即享的便利服务,暖心爽心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刘春荠说。

  据了解,2021年,包括房租在内,江西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42.81亿元,办理出口退(免)税221.96亿元,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费32.53亿元。

  此外,江西省税务部门还建立了减税降费“直达快享”工作机制,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直接惠企利民。

  “今年,我们将开展政策找人专项行动,依托电子税务局和‘赣税行’服务平台,确保纳税人缴费人税费优惠政策应享快享、应享尽享。”江西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傅晓东表示。

  “减税降费,直达快享”是江西提升营商环境的众多举措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从真情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到把政策送上门,虎年江西“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工程”正在让江西成为要素聚集的磁场。

  “我们将全力抓好提升方案落实,让江西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近日,在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