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小绣花针,绣出民族共富新图景
只见她熟练地穿针引线,细细的针线在布料上快速起落,没过多久,花朵的图案就初现雏形。在杭州市临平区崇贤街道鸭兰村的绣花创业基地里,曹国花正和绣娘们聚一起研究绣工。
曾经的鸭兰村四面环水,陆路交通十分不便,当地的大部分妇女只能赋闲在家做一些针线活。近年来,村里的妇女在绣花传承人曹国花的带领下,通过绣花创业增收,不仅用自己的双手“绣”出了美好生活,更吸引到了不同民族的绣娘前来共谱新图。
绣花针变“魔法棒”
各族绣娘奔共富
52岁的苗族妇女潘兰梅是鸭兰村绣娘团的一员,2022年是她从外省来到鸭兰村绣花基地工作的第19个年头。每天上午,她都会早早来到厂里取版,和姐妹们一边聊天一边缝制图案:“能够每天和有着相同爱好的姐妹聚在一起,日子很有奔头,绣花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致富手段,更是精神寄托。”
“我们苗族的刺绣也是中国传统名绣之一,大多做工精美、形式多样、风格鲜明。”在鸭兰村的绣花基地,潘兰梅把具有苗族特色的图案、故事融入刺绣,将当地特有的鸭兰薪火元素与蝴蝶、几何图案相融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而这一枚小小的绣花针,也在潘兰梅的手中成了致富的“魔法棒”——靠着自己这一技之长,潘兰梅不仅供女儿上了大学,还将老家的平房也重新建成了三层小洋楼。“噶否就是‘绣’出了美好生活嘛!”潘兰梅操着一口流利的鸭兰村方言笑着说。
“除了来自苗族的兰梅,我们基地还有来自藏族、布依族、畲族等不同民族的绣娘。鸭兰村绿树成荫、四季如画,且人文历史悠久、水乡文化浓郁,更有就业机会,绣娘们都选择扎根在此。”在绣花创业基地里,曹国花指着摆在显眼位置的一幅石榴籽绣品,讲述了这幅名为《民族情深》作品背后的故事——绣品中一粒一粒的石榴籽紧紧拥抱在一起,恰如56个民族紧紧拥抱在一起,也正如各族姐妹在鸭兰村紧紧相依、携手发展。
崇贤街道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自2021年成功创建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来,正在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像绣花基地这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鸭兰模式,让各族人民携手奔小康,以民族团结促推共同富裕。
巧借“东风”
传统刺绣走出致富新路子
“现在这个刺绣基地是上世纪80年代我公公婆婆创办的,2008年我接过‘接力棒’,在吸纳专业绣娘的基础上,我们也会定期提供刺绣培训,让赋闲在家的妇女在照顾老人孩子之余通过绣花、钉花等刺绣形式承接手工活加工,拓宽鸭兰村妇女就业途径。”在曹国花的努力下,刺绣基地不仅荣获了杭州市“巾帼再就业基地”荣誉称号,也带动了村里不少家庭增收,“只要踏实肯干,一年增收两三万肯定没问题。”
而随着近年来鸭兰村文化挖掘的不断深入,曹国花也看到在一针一线中实现精神“富”起来、钱包鼓起来的更多可能。
当前,临平区正在持续做精“红色鸭兰”薪火品牌、推进“富美鸭兰”项目建设、提升“活力鸭兰”幸福指数,传承发扬鸭兰薪火精神。曹国花也借着这股“东风”,把绣花基地逐渐从代加工转移到非遗绣花技艺的传承发扬上来。
“鸭兰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红色根脉文化、水乡文化、非遗绣花文化等多元文化。我们正在进行‘非遗+红色’‘非遗+民族’以及文旅伴手礼的创作,作品虽然尚在调整,但已经接到不少预定。相信刺绣与鸭兰红色文化的深度碰撞,定能有不一样的火花。”谈起自己的“指尖经济”和未来转型的计划,曹国花信心满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