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街道将“标配”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本报讯 (记者龚秋瑾)24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出台《南通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以下简称《方案》),通过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拓面、提质、增效,努力让广大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高质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方案》明确,到2024年,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制度、市场、标准、监管四大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设施配套成熟完备、服务供给全面专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市场运作优质高效、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居家社区养老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市老年人在家在社区就近享受养老服务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支持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到2024年底前,完成政府支持的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1.4万户。建设、运营家庭养老床位,提供长期照护、康复护理、陪诊转介等服务,到2024年底前,全市新增家庭养老照护床位3000张。提升居家上门服务质效,分层分类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养老助老服务。到2024年底前,全市接受居家上门服务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比例不低于18%。
进一步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2023年底前每个城市街道配建1家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在街道辖区内形成“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建设,2024年底前,每个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站均可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管理、文体活动、日常应急等服务;重点加强以照护为主业、辐射周边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
(下转A3版)
街道将“标配”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上接A1版)强化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健全城乡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完善老年助浴服务标准规范,健全农村“一助一”关爱服务和城市独居老人探访服务制度;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到2024年底前,全市新建或改建认知症照护床位3000张;开展颐养住区建设,推进颐养住区公共设施与家庭空间的无障碍衔接,到2024年底前,全市新建、改建颐养住区数量不少于2个。
同时,提升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到2024年底前,原则上老年人较多的建制村或较大自然村都应建成一所村级邻里互助点;探索“党建+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拓展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阵地,加快党员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养老机构辐射带动作用,到2024年底前,全市建成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不少于30家,就近解决农村老年人实际困难。
《方案》强调,要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施“链式养老”服务延伸工程,实现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和机构照护无缝对接,到2024年底前,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以照护为主业、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试点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到2024年,全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体系基本建立;开展“物业+养老”“家政+养老”服务,为所服务居住(小)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进社区居家医养融合发展,重点加强城市郊区、农村地区医养结合机构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