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关:“智慧水尺”助力散货“无感通关”
日前,装载着18万吨铁矿石的“塞奇”轮在天津港南疆码头靠泊,天津海关关员用查验平板电脑对船舶六面水尺标记进行拍摄,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录入“智慧水尺计重平台”。30分钟后,货物重量鉴定工作完成,船舶开始卸货作业。
据了解,“智慧水尺计重平台”由天津海关开发,今年6月1日上线。天津海关工作人员兰朝辉介绍,关员将现场采集的观测数据和船舶基础数据输入平台后,系统会自动提取并一键生成重量鉴定结果,从货物到港到计算完成不超过40分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感通关”。当该船舶再次来港时,海关可在系统内查询历史装载货物记录,进行风险分析预警,进一步提高鉴定效率。如果出现短重情况,还能通过调取相关记录为企业索赔提供依据。“这个系统大幅提升了散货船舶的通关效率,每条船的重量鉴定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实现水尺计重管理全流程‘进系统、标准化、留痕迹、可追溯’。”兰朝辉表示。
“智慧水尺计重平台”上线以来,已为570余万吨货物开展了重量鉴定,累计节省现场鉴定时长约100小时,共检出短重89批次、短重重量1万余吨,并为相关企业提供了索赔依据。(记者 马晓冬)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