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
今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周年,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启动10周年。
前不久,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全世界共有6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而中国以18个项目位居第一。
农业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关注。
——编者
中国拥有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史,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创造。中国的先民最早种植水稻、谷子、大豆、荞麦等农作物,杨梅、哈密瓜、枇杷、荔枝、水蜜桃、橘子、山楂等水果,韭菜、白菜、藠头等蔬菜,最早驯化了猪、鸡等畜禽,最早开始了淡水养鱼和珍珠养殖,最早种植香菇。人们还创造了梯田、圩田、垛田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稻田养鱼、桑基鱼塘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更有四季生产调等农耕文化。
这些物种资源、农业技术、民俗文化、生态理念、土地景观等,都是农业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有着极其珍贵的价值。
活态的、综合的,才是农业文化遗产
到底什么是农业文化遗产?
一提到这个词,大多数人或许会想到古稻田遗址、灌溉工程遗址、出土的农具、留存至今的古农书……但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农业文化遗产。
与人们熟知的其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是“活着的”。即,它虽然诞生在过去,但至今仍在使用,并且仍是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和主要经济来源。
以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敖汉旗有8000年的谷子种植历史,是世界小米起源地,今天的敖汉仍在延续这一产业,建起了全国县级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敖汉小米成为知名品牌,是助力当地脱贫的主导产业。2020年,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农业文化遗产的另一特征是综合性。它兼具农业经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多重功能,具有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重属性。
比如我国的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稻田养鱼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南方许多地区都有稻田养鱼,为什么是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呢?因为青田不仅有持续1300年的稻田养鱼史,还有很多传统水稻品种和后来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瓯江彩鲤。当地还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习俗:盖房子之前要先挖一个鱼塘,女儿出嫁时要有鲤鱼作嫁妆,逢年过节都会舞的鱼灯舞也已成为国家级非遗。当地人还根据“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条件,形成了森林—村庄—梯田的生态景观结构,以及梯田分水管理技术。
所有这些元素综合起来,才形成了农业文化遗产。
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一座生物、文化和技术基因库
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记载了农业发展的历史,而且启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重要的生物、文化和技术基因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农业科学家一直在研发各类优质品种,追求更高的产量、更广的环境适应性或更强的抗病害能力,而这些基因,可能就蕴藏在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传统作物里。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开垦在水土贫瘠的太行山区。当地活态传承和利用的农家品种共有五谷杂粮15种68个、瓜果菜蔬28种58个、干鲜果品14种40个,以及15种可食菌类、45种可食野菜、72种野生药用植物和32种药用动物,堪称一座宝藏。当地百姓利用“农民种子银行”的方式,收集、保存着传统品种资源。2021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有1000年的历史,这套生产生活方式,衍生出丰富多元的民间文化。当地有鼓楼、风雨桥、苗寨侗寨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侗族大歌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节、牯藏节、冻鱼节、卯节、端节等民族节日,还有吹笙踩堂、抬官人、打秋千、鼓楼抢鸡等民俗,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此外,云南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均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更是展现了中国悠久而丰富的茶文化。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中,还凝聚着无数前人的智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精耕细作与间作、轮作、套种技术体系,用地养地结合,农林牧复合……早在百年前,就有国外专家盛赞这些耕种方式的先进性。稻田养鱼养鸭和多样化种植防控病虫草害,天然环保;梯田、圩田、垛田、涂田、沙田、架田等方式,因地制宜,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桑基鱼塘、桑基圩田等循环农业体系,经济高效。它们至今仍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源泉,并因此而享誉世界。
分清“可变”与“不变”,动态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应如何保护?
由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自然遗产划定核心区严禁人员进入、文化遗产“修旧如旧”等方式,显然并不适用。为当地人提供食物与生计保障,是农业文化遗产存在的前提。而且,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处于经济落后、生态脆弱、文化丰厚的地区,如果过分强调“原汁原味”而忽视了区域发展,无法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同样难以实现保护的目的。
因此,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不能追求“一成不变”的“冷冻式保存”,而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适当调整。但是,遗产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重要的物种资源、农业景观、水土资源管理技术等不能变,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与传统知识也不应有大的改变。
比如,在草原游牧的长途迁徙中,汽车、摩托车逐渐取代了勒勒车,“放牧+草场基地”取代了单纯放牧,牧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畜牧产品的产量都有所提高。但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依然如故,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元素并没有变。
中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的国家,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出一条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特色物种资源、良好生态条件、浓郁民俗风情和优美田园景观,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和特色食品,发展观光、休闲、康养、度假、研学、文创等多种业态的旅游产品,将文化与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的壮丽风光,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万岛耸立、千河纵横的奇景,吸引众多游客打卡。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的羊肚菌和蕨麻猪肉被申报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并鼓励发展农家乐。收入的增加使村民自愿缩减养殖规模,村子重新达到草畜平衡,生态进入良性循环。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塘中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江南水乡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随着桑蚕产业基地转移,当地深入挖掘桑基鱼塘生态与文化价值,推出研学游课程,成为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科普教育基地、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
当然,发展是以保护为前提和目标的,农业生产应“小而精”,生产和旅游都应以生态承载能力为基础,不能以丧失文化本色、生态底色和农业特色为代价。
经过悠久漫长的农业发展,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堪称可持续农业宝典的珍贵农业文化遗产。近20年的不懈探索,我们又为世界奉献了堪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样板的“中国方案”。
(作者为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