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台州大陈:真心访民情 实干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2-07-25 14:42:00来源: 台州日报

  这个夏天,到台州大陈岛避暑踏浪成为了一种潮流,游客纷至沓来。由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大陈派出所民警、椒江区大陈镇网格员、大陈镇应急处置中心队员、行政执法中队队员等力量组成的防溺水“督察队”,也常态化地沿着海岛岸线联合巡逻,检查临水区域的救生设备配置情况,守护着平安。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警网融合的身影;哪里难推进,哪里就有海岛垦荒调解室的助力。如今,党建统领下的网格智治良好格局正推动大陈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社会治理能力也大幅提升。

  “网格是最小治理单元。我们要以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为核心抓手,以共建共治共享共富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构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最大‘同心圆’,全力打造现代社区建设海岛样板。”台州大陈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大陈镇党委书记金霄翔说。

  真情融“坚冰”,揭掉“烂疮疤”

  “等路都收拾好后,拍照片给你看。”不久前,大陈镇上大陈村网格员任丽华意外地收到了玉英(化名)主动传来的信息,一阵欣喜。

  这意味着,搁置近两年的道路拓宽补缺问题妥善解决,网格员们的真情也融化了“坚冰”,成功走进玉英的心里。

  原来,玉英的“火爆脾气”远近闻名。她家门前道路一小块路面的硬化工作一直难以推进,上面还搭着养鸡棚。

  “海岛很多事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大陈镇党委副书记曹娅萍说,聚焦“烂疮疤”“微民情”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该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网格力量,每周召开警网融合、平安稳定会商会,商讨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解决之策。

  如何构筑基层治理现代化最大“同心圆”?

  大陈镇进一步调整优化现有网格、微网格设置,并按照“1+3+N”模式配备网格治理团队,全面夯实网格治理底座。“每个网格都建立了网格党小组,以此推进网格架构与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大陈镇组织委员张楠说。

  为什么她如此难以靠近?分析多方原因后,大家了解到这只是玉英的外在“武装”,她内心其实比任何人都更希望这处“烂疮疤”能早日清除。

  “一方面,不管平时有事没事,我们都会和她聊聊天;另一方面,我们当起中间人,帮她与施工方、邻居协调道路补缺具体事项。”曹娅萍说,从协调挖机到现场施工,大家都是群策群力。

  施工时,正是烈日当空的中午。为了消除邻居对挖机进场可能会影响自家房子的顾虑,上大陈村党支部书记、网格长颜春才带头给挖机履带垫出一条废旧轮胎铺就的路。

  “挖机履带转一圈,每边起码要垫三四个轮胎。当时每边履带旁有两三个人,我们相互分工配合,一步步将履带已经走过的轮胎捡起来,传递到前面再垫下去,足足垫了半小时,挖机才顺利开到她家门口。”任丽华说。

  这边,挖机敲掉了原来破损的部分水泥路面,施工人员对此一并进行了硬化。那边,颜春才注意到玉英家的门边地面有个缺口,他二话不说拿起铁锹,锹了拌好的水泥,帮忙把这处缺口也补平了。

  正是大家的热心协调以及道路的顺利浇筑,打开了玉英的心房。她才卸下了往日的“带刺属性”,主动和网格员们互动起来。

  聚力化纠纷,多方解难题

  “哪里有需要,不管什么事,我肯定随叫随到。”大陈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综治办)主任叶洪明将在岛工作18多年,通过各个岗位历练而积累下的经验、资源等,都用在了调解工作中。

  “除了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随着大陈岛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岛上工程队多,因工程结算、劳资支付等问题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曹娅萍说,在交通相对不便、法律资源较为匮乏的海岛上,人民调解这个化解社会矛盾的渠道就变得尤为重要。

  如何结合海岛特色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解纷效能最大化?

  在2022年5月举行的大陈镇普法宣传月启动仪式上,由机关干部、村主职干部、民警、党代表、人大代表等力量组成的大陈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海岛垦荒调解室正式授牌成立,开启了该镇扎实推进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益实践。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起挖机租赁纠纷调解过程中,叶洪明和海岛垦荒调解室成员大陈派出所副所长郑自强、林海明,镇人大代表、东镇村党支部书记陈立平,一起完成了该纠纷的调解。

  原来,施工方承租的挖机在船上运石材时突然坏了,没办法下船,中间环节又没有沟通好,导致船开走时也带走了挖机。就期间挖机的租赁费用问题,施工方、挖机租赁方等一直协商不下。

  “这样多方力量联动调解,有助于从不同视角剖析纠纷,畅通信息形成合力,研判化解纠纷。”郑自强说。

  大陈警网融合的实践,不仅立足于每周的平安夜巡,现在也正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声。

  “我们走访时,了解到一位阿婆因为身份证上年龄登记错误,导致高龄补贴出了问题。刚好依托警网融合,由民警来为行动不便的阿婆代跑代办。”曹娅萍说。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