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好人”撑起文明之城的精神脊梁
扬州网讯(记者 胡俭 赵磊)8月5日,扬州市民王辉为爱出征,奔赴常州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人,成为扬州第55例配型成功的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目前,扬州已有11000多人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涓涓细流潺潺成溪,一个个平凡人的爱心奔赴,最终汇聚成了“好地方”爱的海洋。在古城扬州,凡人善举蔚然成风,成为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温暖写照。
模范好人层出不穷 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入夏以来,扬州多地街头出现专为户外工作者准备的冰柜,里面摆满各种饮料。冰柜没人看管,所有在高温下工作的人们都可以免费自取。
三伏天的免费茶水,送上的不仅是清凉,更是爱的味道。从扬州广陵古城丁家湾坚守30多年的“爱心茶摊”,到扬城街头层出不穷的“爱心冰柜”,扬城自发形成的各类“爱心茶摊”“爱心驿站”超百个,成为炎炎夏日里一抹独特的风景。
默默无闻的身边好人,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正能量。
扬州宝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安宜中队辅警蔡兴,自创花式执勤法,提高交通管理效率的同时,也给行人带来快乐;扬州双猫机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友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帮泰州一名患者“续航”生命;仪征市新集镇联盟村居民丁超群跳水救人,留下生命托举的佳话……
“好地方”好人多。截至目前,扬州共有285人(组)获评“扬州好人”,202人(组)入选“江苏好人”,67人(组)当选“中国好人”,32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其中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周维忠当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市注册志愿者91万余名,志愿服务组织5300多个,记录志愿活动27万多项。
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著名军旅作曲家胡旭东和词作家张海宁来扬州采风,动情写下《好人你好》这首城市赞歌——“做一个好人多么好,心底流淌最美的微笑;做一个好人多么好,到处荡漾爱的欢笑……”
倡树助人为乐精神 营造见贤思齐氛围
漫步大街小巷,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凡人善举,每天都在拨动我们的心弦;行走扬州城乡,从城市主干道上的“好人橱窗”到街道社区的好人馆、好人柱、好人墙,从“好人进万家”文艺演出到悬挂在客厅的“荣誉匾”,无不彰显着榜样的力量、城市的形象。
好人是一面镜子,道德模范更是青少年最想追的“星”。8月6日上午,仪征市育才小学“红领巾薪火传承小队”的同学们来到仪征市经济开发区沿江村,寻访“光明爷爷”周维忠。
身为扬州仪征市供电分公司滨江业务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的周维忠,从业30多年来,通过爱心“谎言”,帮15户困难家庭累计支付电费12万余元,近年来,把获得的奖金、慰问金全部用于扶贫济困。他还带领党员服务队修整危桥、装设路灯,宣传惠农政策,帮助村民直播带货,被乡亲们誉为“光明使者”。
活成一束光,温暖周围人。“奉献他人,也能快乐自己。”听着周维忠质朴的话语,孩子们连连点头。
以好人为镜传递正能量,营造见贤思齐氛围。东关街是不少游客来扬州必去的“打卡地”,除了文化、美食、美景,这里还是传统文化与文明新风相互交融的一条街。东关街的核心区域,“好人广场”与“美食广场”相融相生。“好人广场”重点展示了20位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代表的先进事迹,还有两面镶嵌着60多位好人照片的“好人墙”。
无数的好人故事,绽放成一座千年古城的风景,刷新着这座“好人之城”的文明高度。
托起文明新高度 筑就城市美好品格
4月15日,扬州举办2022年第一季度“扬州时代新人”发布活动,对一批最美人物、扬州好人、优秀志愿者、好地方的好青年、新时代好少年予以表彰;5月9日,第17届扬州市民日暨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举行,一批江苏省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社区)及文明校园获颁荣誉证书;6月1日,扬州市“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乡村行活动走进景区平山乡雷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批文明家庭、最美微网格员上台领奖。
从2009年起,扬州在全市开展“学习扬州好人、争做扬州好人”活动,激发崇德向善的“城市基因”,从个体、群体再到团体,从一个人到一百人再到成千上万人,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一个好人带出一群好人,一群好人引领满城春风,形成全国独树一帜的“扬州好人森林效应”。
从2013年起,扬州每年新春都要召开高规格的城市荣誉表彰大会,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亲自为获奖代表颁奖。一场颁奖盛典,展现了一座城市对榜样的至高礼遇。
扬州还向道德模范、“扬州好人”代表发放“扬州城市榜样礼遇卡”,使他们在医疗、游园、公交等公共服务方面接受城市礼遇。
一个人的正能量能照亮一个角落,一群人的正能量能温暖一座城市。
近年来,扬州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创建全过程,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力量,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落细、落小、落实,营造了以德为先、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扬州市各地的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道德模范、“扬州好人”成为“座上宾”,线上线下共赴“文明之约”,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身边的榜样,精神的力量,引领城市道德新风尚,撑起“好地方”的精神脊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