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高平市:壮大文旅康养产业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2-08-18 14:51:00来源: 人民网-山西频道

  时值盛夏,蝉鸣萦绕,绿荫葱葱,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来到高平市寺庄镇釜山村,白墙灰瓦的古村落、错落有致的棋盘六院、颇具年代感的步行古街、碧波荡漾的泫水湖,目及所至,皆是风景。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对于村里这年欣喜的变化更是如数家珍,“村里的道路整洁平坦、环境清新怡人,党群服务中心、儿童广场、酒店、饭店、银行等配套齐全,我们在家门口也吃上了‘旅游饭’,就业增收不用愁。”

  釜山村的变化是高平市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大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2年以来,晋城高平市坚持把文旅康养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产业来抓,按照“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的要求,以山水为底色、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以康养为载体、以旅游为纽带,坚持“路景村业”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精心培育三个特色康养村,全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康养牌,加快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探索出多元化“康养+”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2022年以来,釜山村通过与高平市农投集团合作,以村企共建的模式,倾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了村庄的改厕、改水、改污“三改”工作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立面改造、污水处理站建设。如今,旅游公路、车行道、步行道、环湖步道、绿道,阡陌纵横;修葺一新的党群中心、邻里中心、文化广场,也成为了村民们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文化繁荣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釜山村以古村旧时光休闲旅游环线为中心,深挖乡村文化内涵,对晋商王家棋盘六院、宣圣庙等文物古建进行了重新修缮。利用原有废弃学校修建了钱币博物馆,讲述145造币厂的文化故事。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供销社进行改造,营造出“釜山1978”大时代风格商业步行古街。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硬支撑。釜山村以农业产业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依托百年老梨树,修建赏花小道、观景平台和独具梨园风格的木屋驿站,打造以古梨树种植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助推黄梨产业发展。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5G”等现代信息技术,新建11栋智慧大棚,让农业种植数字化、可视化,数字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如今,釜山村已形成了集山水观光、餐饮休闲、古村民宿、时代体验、果蔬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文旅业态,宜居宜业宜游成为了该村的鲜明标识。

  高平市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大发展不仅体现在釜山村。2022年以来,高平市大力在特色上做文章,在成效上下功夫,立足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农林文旅康资源,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特色康养村建设。目前,南城街街道瓦窑头村“康养+红色旅游”特色名片、野川镇韩家庄村“康养+农林文旅”发展试点成效初显。 

  瓦窑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占地175亩。近年来,为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瓦窑头村不断整合革命文化资源,擦亮红色品牌,先后建设了瓦窑头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公墓等。并修复了一批革命旧址,设立了红色会堂、红色食堂、红色广场,打造了微型党史馆、农史馆和军事馆,利用场景复原、现场体验等方式,让红色文化呈现形式多元化、生动化,形成了一条瓦窑头红色教育精品路线。

  “我们将情景表演、团建活动、传统文化体验、文旅康养有机融入其中,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品牌,着力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自6月以来,共接待145批次团队来这里参观学习,掀起了红色旅游新热潮。如今宝贵的红色资源,已成为我们村发展的强力引擎。”瓦窑头村党总支书记王卫勇介绍说。

  韩家庄三山环抱、甘泉长流、景色宜人,发展康养产业得天独厚。该村因姓而名,村中有碑文记载“维泫水之名儒,实昌黎之后裔”,经专家实地调查、多方考证,韩家庄韩姓一族确系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之后裔。为把韩愈文化发扬光大,该村投资265万元重修了“昌黎书院”,设有大讲堂、小讲堂、会议室、展厅,还有四个可供文人墨客居住的休闲创作室。同时,该村玉露香梨种植面积达550亩,每年仅玉露香梨一项收入就达30万元。“我们成立了花果山玉露香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共念一本产业经,家家户户种植玉露香梨,还注册了‘韩梨’商标。如今小小的‘韩梨’远销上海、广州等地,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合作社社长刘锦锋介绍,接下来,将推出更具特色农家套餐,提高住宿接待能力,吸引更多游客来韩家庄休闲娱乐、体验康养,打造以韩梨产业为支撑的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

  文旅康养风正劲,破浪前行立潮头。下一步,高平市将坚持点、线、面一体化协同推进,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纽带,以七佛山、牛山生态圈为“两环”,以“百村百院”为支撑,以珐华园、潞绸园、上党梆子园“高平三宝园”为品牌,以医养社区建设为载体,精心打造更多具有高平特色、主题突出、个性鲜明的康养村,聚力发展壮大文旅康养产业,形成全民、全域、全时文旅康养发展的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李金莎)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