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牢记嘱托 山西答卷】右玉:绿水青山中走出生态富民路

发布时间:2022-08-22 14:52:00来源: 山西日报

  绿色是右玉的本色,生态是右玉的灵魂。

  70多年来,右玉人民秉持誓要把荒漠变绿洲的信念,先后栽下上亿棵树,全县99%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林木绿化率从0.3%提高到56%。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成为人类生态史上的奇迹。

  右玉绿起来,更要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右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致力于把植树造林的“接力棒”变为致富的“接力棒”,不断在发展绿色经济上做文章。在“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战役”的同时,让众多百姓因绿脱贫致富。

  一场秋雨过后,小香葱又迎来收割时机。在右玉县威远镇刘家窑村的1000亩小香葱地里,40多名农民正在埋头挥镰。

  右玉图远实业有限公司在当地打造了近4000亩小香葱种植基地,深加工后的冻干小香葱全部出口国外。

  “把小香葱做成大产业,品牌化、规模化经营是必由之路。”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图远公司董事长刘军对记者说。2012年以来,该公司采取“企业+农户+基地+品牌”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以小香葱为主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原料基地。农户每亩每年纯收益有五六千元,带动农户3000人左右增收致富,其中1/3曾是贫困户。

  “我种了二十来亩小香葱,一年能收入十五六万元,这收入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说起小香葱带来的好处,刘家窑村村民杨生平竖起大拇指。

  白头里乡,数千亩苜蓿连片,犹如一张绿色巨毯。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郝凡介绍,公司目前流转了1万余亩土地种植苜蓿和燕麦草,不仅与蒙牛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还让1300余农户靠土地流转获得稳定收入。

  就在几年前,白头里乡野场村村民张生财因为失去劳动能力,成为贫困户。他将家里30多亩土地流转给农丰公司,光土地流转费每年就有1万多元。

  不只是小香葱和苜蓿种植产业,如今的右玉已形成拥有75万只羊、35万亩小杂粮和20多家绿色农业龙头企业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2018年8月8日,右玉县成为山西首批摘帽的国定贫困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不断发展绿色产业体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右玉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五一小长假到现在,我们接待各地散客1万多人次,带动全村百姓增收30多万元。”右玉县马营河村党支部书记朱义说。马营河村毗邻苍头河湿地公园,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近年来,村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优质景点,并推出特色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如今,马营河村不仅入选山西首批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还吸引了呼和浩特、大同等地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休闲。

  初秋时节,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右玉放下行囊,用心体会着塞上风情、享受着绿色空间,也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为更好地促进右玉生态旅游业发展,2017年,右玉成立全省首家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着力构建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核心的绿色产业体系。

  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右玉逐步建成了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沙洼国家沙漠公园、南山森林公园等一批生态观光旅游景区。大力发展起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森林文化旅游产业,右玉也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县命名的全县域4A级旅游景区。

  四周绿树环绕,标准速度赛道上骏马奔腾。从2017年开始,玉龙马园每年6月至9月都会举行国际赛马公开赛,每个周末都会吸引数千名国内外游客。与此同时,右玉县还成功举办了油画写生季、森林音乐会、生态马拉松等艺术体育节会,红色文化、西口古道、玉龙赛马三张文旅名片影响日益扩大。

  2021年,右玉县全年接待游客460万人次,同比增长8.4%;游客过夜72万人次,同比增长5.2%,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已占右玉全县经济结构的70%以上。右玉也成功入选中国民航“天选· 2021年度航旅榜单——年度红色旅游地标”,旅游知名度在国内愈发响亮,已成为华北地区优质旅游目的地。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伴随而来的还有投资者的青睐。马世界主题公园、城市会客厅、国家级青少年足球夏训基地、年产1.5万吨中药饮片、年产1000吨亚麻酸乙酯、北京道威共享储能电站、华朔新能源独立储能等项目纷纷落地右玉,为右玉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右玉人豪情万丈的生态绿化史诗已经成为一座精神宝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右玉精神作出了重要指示。右玉县也以自身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才有光明前景。

  从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沙化严重地区,到宜居宜业宜游的全县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生态质量的持续改善,不仅增强了右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让右玉人民拥抱了更美好的生活。面对新时代考卷,右玉也将以勇担重任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在不负韶华中奋力赶超,朝着更美好的新征程迈进。(记者袁兆辉)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