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都”安徽亳州:从历史走来 向世界迈进
在华夏文明的灿烂星河中,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我们回望中医药的历史,总有一些地方、一些人,承载着民族记忆,担当着文化传承,而“中华药都”安徽亳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片诞生了神医华佗,有着1800多年中药种植、加工、贸易历史的土地,依托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走出了一条传统与现代交相辉印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亳州市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通过对中医药全产业链体系的打造成功“出圈”,开启“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从“一块药圃”到“千亿药都”
走进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一排排摊位上,种类繁多的中药材令人目不暇接,不管是大众熟知的三七、当归、茯苓,还是陌生的马宝、僵蚕、北刘寄奴,每一个药名、药效都值得细细品味,令人感慨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每天上市中药材2800余种,日均人流量4万到6万人,年交易额超500亿元,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这一组最新数字,是亳州药商云集、药市繁荣的一个缩影。
亳州被誉为“中华药都”。明清时期,就因其中药材种植、加工、贸易的兴盛,成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
据记载,1800多年前,神医华佗在亳州开辟第一块药圃。此后,当地中药材种植就薪火相传、经久不衰。《中国药典》中,冠以“亳”字的道地药材,就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四种。
1985年,原亳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举办第一届中药材交易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千余名药商,10天成交额达1.5亿元。此后历经30多年发展,亳州的中医药博览会和中药材交易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如今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医药贸易、文化、学术交流的金牌展会。
近年来,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并持续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开展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品种培优,2017年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线下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亳州持续推动中药材贸易“联网”,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功能错位布局,建立完善以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为主,药通网、药博商城等为辅的现代流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贸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2021年贸易额达1091亿元。
从“行商天下”到“产业集聚”
中药材很多地方都有,为什么亳州会成为最大的集散地?对此,亳州市药业行业协会副会长韩志军认为,除了中药材贸易的传统,改革开放后亳州涌现出的“十万药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中药的地方,就有亳州人。”40多年前,伴随改革开放的东风,亳州“十万药商”把握住了时代机遇,用勤劳和诚信“买全国、卖全国”,构建起一个以亳州为中心的中药材贸易网络。这个网络打出了“亳药”品牌,让业内流传着“在亳州没有买不到的中药材,也没有卖不掉的中药材”的美誉,同时也为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打下了根基。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入药,作为精华所在的中药饮片,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炮制,对于现代中医药发展至关重要。
上世纪90年代起,顺应中医药发展趋势,在贸易联通全国的基础上,亳州不少药商转型从事中药饮片的现代化加工。经过多年发展,亳州目前已拥有中药饮片加工企业200多家,是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加工产业集群。
中药饮片作为我国中药产业三大支柱之一,上承中药材,下接中成药,相关企业大规模集聚,为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作为一家上海企业,2018年我们转战亳州,看中的就是亳州的中药材资源优势,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战略机遇,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宝龙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亦斌说。
依托中药资源优势,亳州通过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
北京同仁堂、和记黄埔、白云山制药、江中制药、天津医药……近年来,亳州吸引了全国药业100强中一半以上的企业来亳投资,已初步形成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中药颗粒剂生产、中药流通、中药科研和中药文化传播等全产业链体系。2021年,全市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445.8亿元。
从“资源优势”到“发展胜势”
在疫情防控一线,温水冲服的银花防感汤(亳州2号方),守护着很多一线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银花防感汤是4月初紧急推出的,由华佗中医院申报,我们负责生产,最初配方是汤药,经过创新改进后,最终做成了便于携带、储存的中药配方颗粒,能更好地在一线发挥作用。”安徽协和成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颂东说。
中医药发展离不开创新,如何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将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亳州的回答是“守正创新”,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
近年来,亳州市搭建多层次科技研发平台,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中医药研发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累计获批中药类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9个,现有涉药类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8家、高新技术企业85家。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和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也落户亳州。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既为亳州中医药发展注入无限活力,也为亳州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17年,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成为安徽省赋予亳州市新的历史使命,2020年、2021年、2022年,相关内容连续三年写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初,《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亳州)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获批,提出到2030年,力争实现中医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500亿元,亳州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初具成效。
今年4月,安徽省相继印发《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印发推动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为亳州中医药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2021年,亳州出口中药材及中式成药1.5万吨,价值5.1亿元;2022年上半年,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3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16.8%。
中药材出口持续增长,海外客户越来越多,五禽戏等中医药文化海外影响力逐渐提升……蓝图已经绘就,关键重在落实。有着更大目标的亳州,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开创新篇章,助力中医药焕发新光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