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逐步恢复】健身消费添彩健康生活

发布时间:2022-08-30 10:13:00来源: 山西日报

  每当夜幕降临,体育公园、休闲广场、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场所就热闹起来。运动健身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夜间外出活动的主要选择。

  近年来,我省持续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同时,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以及消费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健身买单。健身消费日趋活跃,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强身健体 健康消费

  8月10日晚6时,位于太原市双塔西街的某体育馆篮球场地,一群孩童正兴致勃勃地学习如何发球。球鞋摩擦地板的声音、球撞击篮板的声音、不时传出的喝彩声充满整个球馆。旁边座椅上坐满了陪同孩子上课的家长。“我儿子从小身体就弱,长得也瘦小,我就想让他打打篮球,长长个,提高下免疫力。”趁着课间休息,忙着给儿子递水壶的张艳如是说。

  同样,住在省城小店区的刘美丽近来迷上了跟着健身主播一起运动。她说:“我年龄大了,去健身房跳操跟不上大伙儿的节奏,练器械又不习惯。自己在家练可以根据体力、时间自由调整,比较方便。”

  近几年,运动健身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除了选择去健身房健身外,使用各种健身App在线打卡训练……线上线下一体,健康娱乐兼具的全民健身画卷正徐徐展开。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防”重于“治”,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深入人心,会是未来健康消费的持续驱动力,与运动健身消费伴随的保健品和体育运动器材等健康消费衍生产品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以蛋白粉为例,随着健身普及,专注做健身行业蛋白粉的品牌也越来越多。

  释放压力 快乐消费

  “每天早上来这里跑一跑、练一练,出一身汗,感觉特别精神。”8月12日一大早,在太原市迎泽公园,刚刚跑完5公里的沈峰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大城市的精英白领,还是在小县城工作生活的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压力是一种明显引起人们心理不适和情绪紧张的应激状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去运动场上肆意挥洒汗水,都不失为一种舒缓压力的办法。

  在公园、广场、健身房,记者随机调查发现,热衷健身消费人群中,以解压为锻炼目的的青年人占比为13%,以解压为锻炼目的的中年人则达到了43%。除了“单枪匹马”,运动场上还有许多由公司开展的“组团战斗”。坐在篮球场边休息的市民王先生脸上还挂着汗,他供职的公司每周都组织员工在夜间与团建单位举行篮球赛。对于公司的安排他很是满意:“既锻炼身体,又释放压力,还能增进同事间的感情。”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居家线上健身释放压力,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拥有百万粉丝的运动健身UP主“刘逗逗不怎么逗”有7年的健身教练经验。

  “2021年年初,因为声带受伤,在家休养期间才尝试把平时自己跳舞和训练的视频分享到各个平台上,没想到收获了很多的关注。”刘逗逗说,运动健身其实也可以很快乐,比如融入一段自己喜欢的舞蹈和音乐,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快乐、解压,尤其是在居家模式下,或许更需要情绪的释放。

  《2022年中国新式健身房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居民对于运动健身、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健康消费投入意愿增强。有专家预测,未来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的前提下,健身行业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

  私人订制 精准消费

  8月11日晚7时,太原市中正天街某健身房灯火通明。换好运动衣和球鞋,在附近上班的李阳像往常一样,到健身房开启了每天的私教“撸铁”打卡。

  “不同顾客,他们的需求不同,有的是为了减脂,有的是为了增肌,有的是为了美体塑形,所以现在很多顾客都会报私教课。”健身教练于仁澍介绍说。

  所谓私人订制就是在健身开始前,私人教练会全面评估学员的身体素质,测量身体的基础指标,以此来针对性地制定健身计划。

  《2021年度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商业健身房(包括健身俱乐部和健身工作室)的付费健身会员总数约为7513万,相比2020年7029万环比增长了6.89%。按照全国14.1亿总人口计算,健身人口的渗透率为5.37%。

  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顾客报私教课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私人教练制定的健身计划,健身房的环境、先进的运动器材、运动装备以及安保设施都是顾客挑选一家私教工作室的考虑因素。舒适、健康、安全、高效的健身更受消费者青睐,因此,1对1请私教订制服务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尤以中青年居多。开办着一家健身工作室的郭教练说:“健身首先要制定量体裁衣的健身计划,作息要规律,有氧与无氧相结合,不能盲目地练,不然没效果。而且错误的训练方式有时候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稍有不慎可能会拉伤肌肉。”(记者任志霞 实习生张晓艳 徐逸凡)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