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嘉兴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领跑浙江省

发布时间:2022-09-05 16:20:00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9月4日从嘉兴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2022年7月底,嘉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6.69万亩,继续领跑浙江省。“在数量和质量上,嘉兴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直稳居全省前列。”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潘侃表示,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三农”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位。

  近年来,嘉兴通过大力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0年,嘉兴市人民政府获评“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2022年,嘉兴市农业农村局获评“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藏粮于地”

  农田建设重数量更重质量

  “你看,这个泵站里有两台200HDB-5水泵,配套动力15KW,流量可以达到每小时720立方米……”在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红菱村的一片高标准农田旁,当地种粮大户曹银华说,自从2020年底高标准农田建成以来,他家的100多亩稻田配上了各种各样“高大上”的基础设施,地下用的是暗管系统灌水,作物施的是保护土壤环境的配方肥……曹银华说,这两年,他家稻田亩产提升了10%以上。

  效益的提升还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高标准农田的好处体现在方方面面。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单指农田本身,还有与之相关的水、电、路等一系列建设项目。”嘉善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根彪介绍,这两年,嘉善以“农田肥沃、设施齐全、道路畅通、科技先进、高产高效、绿色生态”为目标,建设了灌溉排涝自动化、远程可视化的现代示范农田,打造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通过植入“互联网+”、无人机光谱识别等技术并应用稻田数字孪生平台,嘉善在西塘镇建设了360亩集智慧生态种植、智慧绿色设施、整体监控安防3大应用配套场景于一体的“互联网+农业”智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嘉善目前建成高标准农田33.34万亩,这两年农田建设投资达3亿元,相比过去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现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标准更高,智慧化、数字化程度更深。”王根彪坦言,在现有传统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嘉善将进一步提升农田智慧化、数字化程度,迭代打造高标准农田“2.0”版。

  此外,为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化肥农药双减半、稳粮增效、稻渔双赢”的综合效益,嘉善还积极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以优质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设为核心,嘉善在浙江嘉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嘉善县干窑镇嘉虾溢家庭农场、嘉善西牛家庭农场等建设示范基地1540亩,亩均较常规增收2000元以上,为大面积推广优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提供技术经验。

  美丽田园

  稻田景观催生美丽经济

  刚刚告别夏日的高温,恰逢周末,嘉兴海宁市民许东骑行在海宁周王庙镇长春村骑荆路边。望着800余亩开阔的稻田,闻着乡间青草、泥土气息,小许乐在其中:“这个季节,能在自家门口看到这样一片高质量的稻田景观,真是太幸福了!”

  6月底种下的晚稻秧苗正在茁壮成长,路边景观苗木、花卉层层叠叠,别有一番田间风韵。长春村党总支书记吴一明介绍,2021年长春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综合考虑了农业生态和美丽田园建设,项目投资810万元,新建低压灌溉田660亩,建设智慧节水灌溉设施、生态拦截渠等。改造后,这片良田全部用来种粮,每年新增粮食产量约3.6万公斤。在此基础上,周王庙镇还兼顾农事体验、观光休闲、研学游览等功能,把这里建成生态友好、科技先进、农旅相宜的“礼风稻田”示范区,使得农田成为景观,激发乡村新活力,催生美丽经济新业态。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要让田间地头的环境美起来。”海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伟锋介绍,这两年,海宁努力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打造成秀美田园和宜居家园。

  记者从嘉兴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嘉兴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正在抓紧制定中。潘侃表示,未来,以提升粮食产能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嘉兴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内容,加强建设管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着力建设具有嘉兴辨识度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典范。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