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铺展“城淀相依共生共融”新画卷
近日,“华北明珠”白洋淀喜事连连,全球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安家,消失多年的“土著”鳑鲏鱼回游……白洋淀实现从静态美到动态美,一幅人、水、鸟、鱼和谐共处,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呈现眼前——
“鸟中大熊猫”安家落户
“快看,青头潜鸭来啦!”近日,雄安新区白洋淀南部水域附近的一处荷塘,一群小青头潜鸭正在学游泳,吸引了众多游人。
近日,在白洋淀烟波浩渺的水面上,出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青头潜鸭幼鸟,跟随着“父母”自由自在地游弋嬉戏。它们褐色的羽毛、白色的肚皮,与白洋淀的苇绿荷红交相辉映。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湿地管理处处长刘洵用相机快速拍下这珍贵的画面。
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属鸟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30多年前,它们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种群,数量以百万计。但是由于栖息地环境的破坏,这种对水质要求严苛的鸟类,种群数量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急剧下降,目前全球仅余1000只左右。今年5月下旬,河北省林草局在对白洋淀湿地鸟类进行监测时,发现了10余只青头潜鸭成体。
“野生鸟类被称为地方生态系统的‘晴雨表’‘环评师’,白洋淀每一个新增鸟种的记录,都能反映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好转。”刘洵说。青头潜鸭对迁徙和栖息环境极其挑剔,被称为“鸟中大熊猫”,水质如何、气候怎样,水草是否丰茂、食源是否丰富,都是它肯不肯经停、能不能驻留的重要因素。
“而现在,它们在白洋淀不仅安了家,还生了崽。”刘洵说,青头潜鸭“恋”上白洋淀,是在用“脚”为雄安新区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投票。
一度消失的鳑鲏鱼归来
近日,多年不见的鳑鲏鱼出现在白洋淀,渔民们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惊喜:“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水质变好了,消失数十年的鳑鲏鱼自然而然回来了!”
鳑鲏鱼是白洋淀原生的一种小型淡水鱼,有着亮丽的体色,对水质要求很高,对生存、繁殖的环境要求较为苛刻,是自然水域中清洁水体的指示鱼种之一。
经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监测发现,目前白洋淀鱼类已恢复至46种,鳑鲏鱼、龙虱、青鳉、银鱼等土著鱼类纷纷重现白洋淀,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19种,白洋淀鱼类生物多样性已达到高级别水平。
5年来,雄安新区推进了三期白洋淀生态清淤工程,治理鱼塘420个,拆除围堤围埝200余公里,带动修复淀区水域面积240余平方公里。据介绍,雄安新区下一步将结合百淀联通、鸟岛建设和淀区底泥治理,统筹实施第四期生态清淤工程。
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前所未有
随着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鱼虾成群、水鸟翔集的生态美景再次显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格局。白洋淀铺展“城淀相依,共生共融”新画卷。
为了让更多的鸟类“落户”,雄安新区在白洋淀划定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其中大阳鸟岛、木栈道、十里荷香、庆洋鸟岛、沙洲鸟岛5个栖息地为绝对控制区,藻苲淀鸟类保护带、桃花岛鸟类野化中心为相对控制区,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也进行了细化分区。
安新县自然资源和保护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2023年4月底前,完成大阳鸟岛栖息地建设,同步完成青头潜鸭、大鸨、灰鹤三种旗舰物种栖息地划定。
在白洋淀一些淀中村,一些过去的猎鸟者销毁了家里的捕鸟网,成为民间护鸟志愿者。雄安新区护鸟志愿者队伍已超两千人;淀里过去大鱼小鱼一网打尽的“绝户网”不见了。
近日,保定市河长办与雄安新区规建局,高阳县、清苑区、徐水区河长办与安新县河长办分别签订跨界河流“联席联巡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统筹推进潴龙河、孝义河、府河、唐河、瀑河、漕河等6条主要入淀河流流域管理保护和协同治水护水等工作,共同守护一淀清水。
京津冀观察
携手共护实现“华北明珠”动态美
高源
“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安家落户,消失多年的“土著”鳑鲏鱼逐渐回游……随着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鱼虾成群、水鸟翔集的生态美景再次显现,“城淀相依、共生共融”的美丽画卷悄然铺展。
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不仅滋润了京畿大地,更对华北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淀区夏日苇绿荷红、逢冬坚冰如玉,“十里烟波浮淀鸥”,可谓“梦里水乡”。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工业快速发展、污水排放增多,淀区面积持续缩小,陷入干淀和污染的恶性循环之中。多年以来,尽管河北省对白洋淀的治理工作从未间断,但水是流动的,一地一域的治理很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白洋淀地处“九河下梢”,生态攻坚战势必要从全流域“一盘棋”出发,以协同共治求治理实效。从生态补水,多水源联合调度为白洋淀“解渴”,到科技赋能,开辟生态清淤工程BIM应用治污,再到兴建护堤,一批批防洪主体工程陆续建设完成……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新思路协调推进,淀区生态恢复的梗阻逐渐打通。如今,白洋淀全域还清,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野生鱼类恢复至46种,水域面积达到290平方公里以上,“华北之肾”的代谢功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复原。
生态恢复只是开始,要想留住来之不易的“一淀清水”,仍需巩固保护成果、坚守保护红线。不久前,三地生态环境部门联合签署“十四五”框架协议,在旧有协议执行的经验基础上,三地还将加强水质保护、推进流域治理,完善重点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着眼未来,在做好白洋淀内源污染治理的同时,也要防患于未然,持续做好外源污染管控,内外共治、标本兼治、治补并举,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不走回头路。随着各项举措紧锣密鼓推进,相信白洋淀的水将更清、岸将更绿,从“静态美”走向勃勃生机的“动态美”。
“白洋淀的水清了,各种鸟类都回来了。”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技艺传承人一边驻足感叹,一边用极具本土特色的芦苇画记录今日的淀泊风光。白洋好,春景幻若仙、夏景更壮观、秋景最堪怜、冬景有洞天,携手共护“华北明珠”,其波光也必将润泽华北大地。
筑牢白洋淀上游生态保护屏障
8条生命之河清水长流绽芳容
本报记者 丰家卫 通讯员 胡珊珞
“保定市大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之前,河道脏臭、闸坝破旧,边坡杂乱、道路狭窄,是一个充斥着脏、乱、差的地方。现在治理完成之后,整个大水系面貌焕然一新,河道边经常有许多市民在那里驻足观望、休息锻炼,素有‘环保鸟’之称的白鹭经常飞过河道,在两岸栖息嬉戏。”近日,徜徉在河北保定市莲池区南堤路(马拉松赛道)北侧左堤公园的慢步道上,中铁十六局集团保定市大水系建设项目经理彭萼辉介绍。
河北保定市是京津和雄安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源自太行山的8条生命之河,经过保定市流至雄安新区,滋养着“华北明珠”白洋淀。今年2月,保定市大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高标准推进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打造拱卫首都和雄安生态绿色屏障的又一个有力举措。
项目主要对黄花沟、府河、一亩泉河、护城河等8条河流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提升,包含风谷智慧休闲公园、带状公园、马拉松赛道、生态河道等景观工程。项目秉承“治水”与“治城”相结合的理念,坚持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安全、生态、有韧性的水系景观。
行走在滨河公园的慢步道上,由透水砖、透水混凝土铺成的路面,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地下,回补地下水。河道两侧一排排外观精美的镂空“大石头”格外引人注目。彭萼辉告诉记者,为了丰富水生态的生物多样性,施工中将改善水生态与防洪排涝兼顾,项目建设将传统的砌筑护坡改为混凝土预制的生态框,并以施工现场的碎石和沙土作为填充物,“这种生态框不仅抗冲刷能力强、不易被腐蚀、外形美观,还方便鱼儿、水草等水中生物在这里安家。”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被誉为“华北之肾”。“只有把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治理好,才能保护好白洋淀。”彭萼辉介绍,在保定市大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建设者精心做好每一处细节,在花草种植过程中,一张张犹如大网与土壤结合的绿色覆盖物,全部采用的是生态植生毯和生态多孔纤维棉,每块砖、每个孔、每层砂石都有特定的涵养生态、净化水质用途,在防风、固土、保温的同时美化环境,将水资源利用最大化,播撒的种子也能更好地生根发芽。
据介绍,目前,保定市大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的河道涉水工程基本完工,通过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完善防洪体系,将成为保定市防洪安全及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南水北调补水,实现清水长流、活水绕城,并经府河补水白洋淀,改善白洋淀水质。“施工中通过拆除违建、清理淤泥、加高加固河坡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河道过流,防洪排涝标准满足20年一遇。”彭萼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首个“奥运冠军之城”,保定市不仅竞技体育成绩突出,群众体育氛围同样浓厚。此次保定市大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将建设成集水清、河畅、景美、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生态环城水系,建成后,将作为保定首届环城水系(国际)马拉松赛配套工程。今年10月,保定首届环城水系国际马拉松赛将鸣枪开跑,届时,跑道两侧,一边波光粼粼,一边树影婆娑,运动健儿将在惬意的奔跑中感受白洋淀上游生态治理的新面貌。
人物故事
田会静:用高科技擦亮“华北明珠”
本报记者 韩梅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消息一出,举世瞩目。当天一并成为关注焦点的,还有白洋淀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生态环保院副总工田会静回忆,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必然要担起润泽这座未来之城的重任。
然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白洋淀就持续陷入干淀和污染的恶性循环中。河北省对白洋淀的治理工作一直未曾间断,由于入淀河流枯竭,湖泊圩埂分隔,工业污染加剧,让白洋淀积重难返,不堪重负,传统补救的治理措施未能改观白洋淀的污染现状。
2017年5月,雄安新区启动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工作,作为中交集团代表,田会静被选入白洋淀治理规划“专家营”。
来到白洋淀,田会静和团队很快投入到白洋淀内源治理规划工作中。“首先要拿到白洋淀水域的详细数据,再拿出可操作的方案,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大家心里都没底。”田会静和团队在临时工作室里通宵达旦“窝”了整整一个月,对白洋淀淀区362平方公里水域9种下垫面生境现状进行详细解译,确定了白洋淀污染底泥的空间分布情况,最终完成了《白洋淀淀区综合清淤工程专题规划》《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方案》等系列成果。
2019年9月,田会静参与了白洋淀内源污染治理试点工程,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基于BIM技术的河湖环保清淤工程智慧平台”。
在这一平台的设计阶段,田会静带领团队应用自主开发的软件,建立了白洋淀原貌地质分层模型,实现了水下地质环境的数字化模拟,可直观展示水域底泥污染程度的分布,为不同区域清理底泥深度的确定等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支持,可辅助完成污泥脱水场地的选址和布局。
与此同时,基于勘察数据创建了工程三维地质BIM模型,并与挖泥船数据进行耦合,通过软件开发,实现了疏浚船疏挖位置实时三维展示——根据绞刀头施工位置实时更新显示所挖土层的详细信息,实时动态模拟疏挖过程。船舶操作人员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正在疏挖的地质剖面,并根据所挖土层的信息,及时调整转速、横移速度等机械参数,减少设备损耗,提高疏挖产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此项技术有效解决了疏浚太浅或超挖太深等问题。这个平台的疏挖数据历史回溯功能,可通过日期选项,查看对应时间内的船舶疏挖历史轨迹,从而对施工进行优化调度,有效管控疏挖进度。
作为雄安新区首个生态清淤工程BIM应用样板,这一平台开辟了一种实时、精准、低干扰的生态清淤工程管理模式,提升了白洋淀清淤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品质。该平台经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白洋淀总计疏浚清淤283.66万立方米,在创新技术精心“呵护”下,“华北明珠”白洋淀变清了,变深了,也更美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