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天津:七里海麋鹿回归悠然觅食

发布时间:2022-10-27 15:59:00来源: 天津日报

 

  经过一年多野化放养,麋鹿群成功进行了自然繁殖,并且分为几个小群。去年春天,麋鹿群只诞下1只小鹿,而今年春天有4只出生。

  深秋的七里海湿地,洲滩纵横、万鸟云集,在芦草掩映中,成群的麋鹿悠然觅食。这群自去年被野化放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逐步适应了湿地野外生存环境,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为全方位加强对麋鹿的观察与监测,日前,市规划资源局联合天津师范大学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研究团队,在七里海湿地核心区安装架设红外相机,及时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环境需求和种群变化,为今后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和野生动物保护研究、进一步维护生物安全提供支撑。

  记者跟随研究团队来到七里海湿地核心区。“麋鹿是七里海湿地原有物种。考古发现,2000多年前,曾有大量麋鹿在这里生息繁衍,后来由于多种原因逐渐消失。上世纪80年代,麋鹿从海外被重新迎归国内。2011年,宁河区从北京麋鹿苑引进10头麋鹿放养在七里海湿地的饲养基地,以加快种群恢复。”七里海湿地管委会顾问于增会告诉记者。

  去年春天,经过专家论证和考察,七里海湿地管委会将麋鹿放回到七里海湿地东海2.5万亩芦苇、水塘里,让它们自由生长。“近年来,七里海湿地生态水平不断提升,芦苇等大量野生植物为麋鹿提供了丰富的食源。野外放养后的麋鹿明显膘肥体壮,去年春天,麋鹿群只诞下1只小鹿,而今年春天有4只出生。”于增会说。

  在麋鹿野化放养的同时,天津师范大学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研究团队也开始了全程追踪“护航”。研究团队针对麋鹿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野外基于非损伤取样技术,采集麋鹿种群中个体的新鲜粪样,通过对粪样分子水平的分析,深入了解麋鹿种群的食性、营养健康状况等,为七里海湿地微生境改造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我们初步研究发现,放养的麋鹿主要采食部分禾本科植物以及荇菜等水生草本植物,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麋鹿群成功进行了自然繁殖,并且分为几个小群,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它们已经初步适应了湿地自然环境。”研究团队负责人赵大鹏教授表示,野外放养有利于提升麋鹿的自我维系功能,壮大基础种群,对七里海湿地维持平衡的生物多样性系统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记者看到,研究人员在距离地面70厘米左右的高度,将多台套着迷彩外壳的红外相机固定在木桩上。当动物从装置前方经过时,动物体温与环境温度造成的温差会引起相机周围热量的变化,这种变化由红外传感器接收后,触发相机拍摄。

  “我们根据麋鹿留下的蹄印、粪便、卧痕等线索推测出它们活动频繁的区域,然后将红外相机布设在这些区域内,优先选择它们取食、休息及活动的点位。”赵大鹏说,接下来,会定期提取相机数据,开展红外数据的综合整理与专业分析,并根据监测情况,进一步扩大红外监测覆盖范围。

  麋鹿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旗舰物种”是指对社会生态保护力量具有特殊号召力和吸引力,可促进全社会对物种保护关注的代表性物种。人们熟知的旗舰物种有大熊猫、东北虎、川金丝猴等。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旗舰物种包括东方白鹳、遗鸥、勺嘴鹬、麋鹿等。

  “由于旗舰物种对生存环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保护旗舰物种本身,也就保护了旗舰物种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市规划资源局森林野保处副处长教效同表示。近年来,我市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有力推进,使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各种兽类、鸟类、两爬类野生动物521种,昆虫1000余种,植物1000余种,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麋鹿种群监测工作,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推动麋鹿安全保护和科研监测更加精准、有效,助力麋鹿种群数量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教效同说。(记者 陈璠 钱进 潘立峰 通讯员 韩克武 摄)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