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一响嗨翻全场 传统民乐在直播间找到新舞台
距离直播时间还有半小时,来自四邻八村的“观众”开始迫不及待地陆续进场,一个马札、一把瓜子、一个水壶,候场的乡亲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家长里短,这个地处河南省柘城县洪恩乡马庄村的农家小院顿时躁动起来。
梆子敲响,笙乐跟上,嘹亮的唢呐压轴出场。十月的一天,下午17时整,“唢呐村的事”在一个移动平台准时开播。
“家人们,我们来了,欢迎点曲、点歌。不忙的时候,请用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
站在C位的杜小艳是家里的“二把手”,也是这支乐队的“灵魂”,身兼唢呐手、主持人于一身。她的丈夫马春风带着76岁的老父亲马新玉及几位家人,分担不同角色。
唢呐一响,这个“低配版”的乡村乐队顿时炸翻全场,直播间瞬时人流最高接近3万人。
沉寂了多年后,这个有着几百年唢呐技艺传承历史的小村庄,终于借助移动传播迎来了高光时刻。
马庄村,在豫鲁苏皖声名远播。
唢呐一掂,有吃有穿。村里大部分农户都有一身本领,他们农忙时下地,闲下来演艺,跑遍了全国各地,还远赴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淘金。2007年12月,马庄村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特色文化村”称号,2008年又被省政府批准为“特色文化产业村”。这里的每家每户一年也有近两万元收入,养活了不少大学生,有的还在县城置办了房产。
从原来的“活”找人,到现在人找“活”,唢呐行业近几年随着风俗习惯的改变、疫情防控的影响而日渐疲软。
弟弟开了理发店,堂弟搞起了养殖,还有的艺人迫于生计外出打工。马春风掰着手指头细算,往上数三代只有一个人不会,往下数两代人只有两三个会吹,村里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大多数选择外出打工挣快钱。闻鸡起舞,歌声嘹亮的小村庄顿时失去了活力。
说起自家的“金饭碗”,马新玉骄傲中带着失落,“我11岁开始登台,一干就是60多年,想当年的演出人山人海。可现在,大家更喜欢拿着手机刷视频。”
“我家三代人都是依靠唢呐延续下来,这么大年龄再去转行打工也不太现实。”线下演出遇阻之后,选择坚守的马春风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如何让村里的民间艺人再次活起来?
拍摄短视频,说不定就能火起来。走南闯北的马春风,敏锐觉察到了移动传播的威力。今年1月份,他在直播品台注册了“唢呐村的事”,也上传了几段演奏视频,但曲高和寡,网民并不买账。
过年回家看到闷闷不乐的父亲,“90后”马健彪开出了“药方”:视频内容要朴实简单,人物表现自然大方,场景突出乡土气息,剪辑手法要短平快。
拉着在墙角晒太阳的老人来一段,碰到骑摩托车的村民即兴演奏一曲,遇见在田里干活的农民吹一曲《朝阳沟》......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都成了村民们表演的舞台。这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视频一经传播广受追捧,其中一个晒晒传家宝老唢呐的视频点击量超过90万。
看到时机成熟,在国有剧团工作的马健彪建议从4月份开启直播活动,把农家院变成大舞台,把演出从线下搬到线上,他本人也毅然决然跳出“体制内”。
铺上红毯,架起手机,连上音响。从今年4月份起,马春风聚拢一家老小,在村民的质疑目光中,唢呐马家军重出江湖,每天下午17时到19时,与网民不见不散。
好事多磨,直播触电并非一帆风顺。乡亲们觉得这是一件很耽误干活的事情,不愿意参与演出。请吃饭、送礼品,马春风自掏腰包才凑齐了一个六七人的直播队伍。入不敷出的经济压力也让家人内部产生矛盾,看到妻子累瘦了20斤,更让马春风心疼不已。
从几个人,到几千人,到如今38万多的粉丝量,马家军终于看到了曙光。截至目前,半年时间2万多元的打赏收入已经超越了往年全年的收成。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网友涌进了直播间,他们不仅点赞,也发来演出邀请,甚至还有不少网友想拜师学艺,11岁的小徒弟王泉龙已经开始拿起唢呐。
与此同时,直播红利反哺线下演出,也再次带火了马庄村唢呐演艺市场。十一长假期间,马春风家接了五场演出,其中三场来自直播间网民的邀约。从4月份至今,村民的演出场次提升了百分之三十。
传承老节目,编排新节目,完善演出设备,提升演员素养,马春风并没有被眼前的繁荣冲昏头脑,他正在谋划着一场属于马庄村的唢呐村晚。
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了擦亮马庄村这个“河南省特色文化村”金字招牌,当地政府也正在规划建设一个以唢呐元素为特色的新村,推动传统技艺形成带富产业,让非遗文化再次闪闪发光。
马春风也在“声嘶力竭”负重前行,身为商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氏唢呐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决心要为这个传统民乐、为自己的村子找到重生之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