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晋城高平:党建引领“非遗”传承 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11-09 16:36:00来源: 人民网-山西频道

  晋城高平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孕育传承了潞绸织造技艺、刺绣、面塑、黑陶等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优秀素材。近年来,高平市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创新”,用鲜红的党旗指引传统文化走好“坚守、传承、创新”之路,为“锦绣高平”增添了独有的底气、灵气、豪气。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屏息凝神,针走龙蛇,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刺绣作品便浮现眼前。在高平市陈区镇魏庄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山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赵翠林正在整理丝线,开始准备下一幅刺绣作品。“是党和政府帮我们找到了出路,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尽我所能,守好‘高平绣活’。”

  为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平市协调乡镇(街道)、市直单位,发动党员干部开展“地毯式”排查,收录非遗资料,邀请专家学者提炼恢复原始资料,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技艺得以留存,潞绸织造、“高平绣活”等31项传统技艺成功申遗,高平市95个非遗工艺从中受益。

  “高平剪纸由于时间久远,技艺手法和纹样面临失传,我们组建队伍同时间赛跑,通过走访老人、能人、艺人,终于将这门技艺保存了下来。”高平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邵亮谈起过往仍然难掩激动。

  为引导非遗传承人坚守技艺、传承创新,高平组建了民间艺术家协会,成立了协会党支部,对非遗传承人分级、分类,通过党组织关怀、党支部搭台、党员结对帮扶、走访座谈、文化培训等方式,指导传承人守好用好传统工艺,最大程度保留原汁原味的“长平味道”,“保护非遗文化,需要保留其本真样态,这样才能保住它的精髓和内涵,才能解释本土技艺为何如此受欢迎。”高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党支部书记田永庄介绍。

  相传,神农炎帝“抟土作陶”,高平近年来近乎完整地保留了灰陶、黑陶、琉璃、珐华等陶瓷烧造技艺,为高平“神农炎帝故里”提供了有力佐证。这背后渗透着党建引领的红色印记。20世纪90年代,高平市马村镇党员干部挖掘史料、外出学习、反复试验,最终破解了“渗碳工艺”的密码,失传数百年的黑陶技艺“重见天日”。

  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推动,复烧珐华瓷呼声渐高。在高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高平市文化学者、艺术陶瓷能手联合展开攻坚,鼓励行业内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反复试炼,最终掌握了关键技术,从残片痕迹中推演出烧制工艺。“高平珐华曾断烧300多年,如今能浴火重生,靠的是党组织的力量,是‘党建红’烧出了珐华器的葡萄紫和孔雀蓝!”高平市珐华文化园党支部书记张书全表示。

  为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技艺,高平市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高平绣活”非遗项目传承人田永庄创办马良刺绣厂,成立了党支部,培养传承技工近百名,免费培育绣工2000余人,为“高平绣活”传承创新培养了团队。截至目前,已将30余名优秀非遗传承人发展成为党员,将280余名民俗文艺水平高的党员培养成非遗文化工作者。近三年来,在山西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高平市非遗作品获奖情况高居晋城市之首。

  “公路修好了、宅院翻新了、展厅建成了,老村子有了新气象;铺上了潞绸被、说起了鼓儿词、唱出了梆子戏,‘喜文化’有了新伙伴!”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党支部书记裴婷婷细数着村里的变化。近年来,高平市积极推动村企联建,苏庄村、高平市国投公司、吉利尔公司三家共同组建喜镇苏庄联合党委,以组织互联,促进村企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构筑起以传统文化带动村庄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格局。高平市国投集团投资建设“太行人家·喜镇苏庄”,高标准打造了吉利尔潞绸婚被展厅,“量身定制”了国内首部庭院沉浸式体验剧《小二黑结婚》,打造出集婚庆、演绎、餐饮、民宿等业态于一体的文旅康养景区,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如今的高平,在党建引领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工业文化与乡村文化齐头并进,文化软实力正在转换成发展硬动力,为全方位推动高平高质量发展起势赋能。(毕海霞)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