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南京高淳区探路“两山”转化
初冬清晨,南京高淳区西部圩区张家沟,阳江镇水务站工作人员已早早带领施工队在这条3公里长的河道里清淤。
过去4年间,“砸”在水环境治理上的钱,是阳江镇最大的投入。不过,这些投入已很快“变现”:阳江镇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去年达到319.4亿元,这项新考核让它站上了全区第一名的位置。
据了解,高淳区现已成功获批江苏省首个GEP核算标准化试点,对全区试行GDP和GEP双核算,“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由此形成。这也是高淳区新近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现实注脚。
环境治理 捧好绿水青山“金饭碗”
“高淳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可以说是从固城湖开始的。”高淳生态环境局生态科科长王鹏桢说。
固城湖是长江支流水阳江下游一座天然滞蓄山洪的调节湖泊,高淳得称江南水乡即赖此湖。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时,固城湖湖面约78平方公里,后因湖滩围垦及开发利用,湖面逐渐缩小至31.99平方公里,由此带来湖面蓄水能力降低、水体流动减弱,区域水质也有下降趋势。
水是城的魂,环境治理不得不提上日程。早在1999年,高淳就投入3000多万元,对固城湖流域内的86家工业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到2006年,湖周边阳江、砖墙等5个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运。2019年起,高淳区开始实施退圩还湖工程。眼下,这项总投资约30亿元的工程即将完工,固城湖借此实现扩容6.11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西湖。
高淳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咏峰介绍,高淳区2010年入选我国第一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目前,该区943个自然村已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铺设污水管网约2300公里,日处理能力达1.5万吨,接农户数8万多户,全区农户污水平均接户率达82%,所有农污设施均接入信息化监管平台,所有设施运行实时监控。“高淳全域已基本消除V类水体,水生态功能持续向好,地表水环境质量位居江苏省前列。”他说。
据了解,高淳每年把不少于20%的地方新增财力用于生态建设,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不少于3%,2021年达到5.51%。2020年起,高淳对全区总面积2.79万亩的281块生态水面,探索实行生态涵养专项补偿。2022年该区所有发包水面合同到期后,每年将补助街镇788.94万元,并对总面积64.33平方公里的重点水域实施常态化禁捕。
“把全境802平方公里作为美丽花园来整体保护修复,切实巩固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态基底。”高淳区区长蒋冰说,专注“生态立区”,“有山有水”的高淳正成为“优山佳水”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点绿成金 蹚出“两山”转化新路径
“高淳的水好,蟹自然就好。”蟹农老刘说这话的同时,手里也没闲着,三下两下就绑好了一只蟹。他的蟹塘在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东面就是固城湖。园区5500亩水面全部采用近自然、原生态的方式取水。养殖尾水流进漂浮着水生植物的生态沟渠,再汇聚到生态塘,最后流入1米多深的湿地,经净化沉淀,再进入塘口循环使用。
全国第一个有机螃蟹证书、第一个国家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标准、第一个国家级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靠水吃水,高淳近些年来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在念好“生态经”的基础上,成功蹚出不少点绿成金的富民路。2021年,该区产蟹1800万公斤,产值23亿元,今年螃蟹总产量预计可达1850万公斤,以螃蟹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当地最突出的富民产业。
“在GEP考核指挥棒下,我们推广种草生态养殖模式,提升沟汊生态净化功能,养殖尾水治理项目成功申报江苏省‘农业绿岛’。”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严涛表示,坚持绿色发展让高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螃蟹产业持续做大做强,高淳区螃蟹全产业链去年成功上榜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名单。
高淳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集中力量培育固城湖、国际慢城等区域公用品牌,切实提高农产品生态溢价,全区螃蟹生态养殖比重提高到95%,建成水稻、茶叶、早园竹、经济林果基地17.65万亩。2021年,高淳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4.61亿元、增长4.4%,农业增加值52.22亿元、增长2.4%,两个增速位列南京五郊区第一,获评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等次。
东坝街道垄上村原是以种茶为主的市级经济薄弱村,村民老朱说起村里曾经的情况十分感慨,“房子破,路不好,以前水利不发达,粮食亩产不过几百斤,我们不得不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
2017年,垄上村被列为江苏省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及其团队对村庄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专家团队在充分调研、听取村民意见后,保留了当地独有的田野“乡愁”,依托山、水、田、林、路等自然景观环境,打造了一座传统田园乡村。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茶艺文创基地,延伸拓展茶文化展示、文创产业、乡村民宿等产业链条,垄上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980元,先后获评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如今的高淳区,青山隐隐,绿水悠悠,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然画卷,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和游客,也筑牢了百姓富裕、产业兴旺的根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