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让生态涵养区从“绿起来”到“强起来”
人民网北京1月8日电 (池梦蕊)近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关于新时代高质量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7个方面、28项内容,提出到2027年,生态涵养区生态产品总值全市领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定向好,特色化、差异化的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持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并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日前,人民网北京频道专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忠,就生态涵养区发展成效和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解读。
人民网:请您就过去五年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发展成效谈一谈看法。
李忠:北京市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工作,2018年10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京发〔2018〕30号),并成立专班统筹推动工作落实。2021年6月5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正式实施,为生态涵养区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涵养区找准功能定位,保持战略定力,激活发展活力,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新时代高质量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实施方案》,为下一个五年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绘就了“蓝图”。
近年来,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统筹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为首都提供了牢固的生态屏障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韧性空间,也为生态涵养区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了新路子。
生态涵养区真正发挥了生态涵养功能
生态涵养区浅山荒山造林成效显著,绿色生态屏障不断加固。2018-2021年,生态涵养区森林覆盖率由59.2%提升为6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建设,主要河流跨界断面全部达标。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密云水库蓄水量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5.79亿立方米,潮白河北京段158公里河道22年来首次实现全线有水。空气质量大幅改善。2018-2021年,生态涵养区PM2.5年均浓度由51.2微克/立方米降低到31.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逐步接近沿海发达城市水平(深圳18、上海27、杭州28.2微克/立方米)。
生态涵养区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
生态涵养区在疏解一般制造业和疫情影响等背景下,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健发展,2018-2021年,生态涵养区生产总值稳步提升,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工业产业逐步淘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生态涵养区第三产业占比与全市差距不断缩小。重大功能园区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以中关村各分园为载体,逐步培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2018-2021年,生态涵养区中关村科技园企业总数由689家增至1153家,总收入由1595.2亿元增至1981.7亿元。
生态涵养区真正体现了生态惠民
生态涵养区通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生态富民、生态惠民,积极发展集产业、观光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和高素质职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力促进了首都共同富裕进程。截至2020年底生态涵养区低收入村全部脱低。
生态涵养区真正建立了保护为先的制度体系
法治保障不断完善,《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成为国内首部省级层面对特定功能区的立法,针对密云水库等重点区域研究制定了保护条例。补偿机制不断健全,2018-2021年市政府固定资产累计安排超过470亿元支持生态涵养区(含昌平和房山),2018年以来每年安排市级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引导资金30亿元(2021年起增加到40亿元),推动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的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对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的支持规模每年不低于1亿元,对房山区(山区)、昌平区(山区)支持规模每年不低于0.5亿元。考核体系不断优化,明确对生态涵养区不再考核GDP,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减量发展、就业增收、城市服务、创新开放等6个方面21个考核指标,其中体现生态环保、资源能源节约的指标达到14个,占总指标数的67%。
人民网:请您介绍下一步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点方向
李忠:坚定不移将生态保护作为生态涵养区的首要任务,推动生态环境多要素系统性保护修复,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在此基础上着力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增强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坚持保绿增绿,持续巩固提升生态涵养品质。空间管控上,深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格管控生态空间,确保区域生态空间只增不减。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上,持续推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巩固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百万亩造林绿化成果,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高森林蓄积量及生态碳汇能力,加强密云水库等重要水源地、应急水源地保护。环境综合治理上,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做好塑料污染治理试点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工作。生态品质提升上,建设生态化、人文化、品质化的游憩空间体系,为居民提供多层级、多样化的生态服务体验。优化治理方式上,加强系统治理、科学治理、协同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的融合,推进密云水库流域治理、永定河流域治理、北方防沙带建设等区域协同治理工程。强化风险防控上,重点做好森林火灾、有害生物入侵等风险防控。
二是坚持机制引领,着力突出生态产品总值(GEP)对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引导作用。编制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搭建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加快完成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摸清生态涵养区生态产品底数,清晰界定生态产品的产权主体。加快建立完善GEP统计制度,尽快发布全市及分区GEP核算结果。推动GEP核算结果应用,探索将GEP核算结果与生态涵养区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分配和绩效考核联动挂钩,按照GEP开展生态涵养区考核评价,探索利用结对协作资金实施GEP和GDP交换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构建生态产品认证标准体系,培育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三是坚持价值转化,培育壮大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发挥中关村各区分园、怀柔科学城、农业中关村、“一线四矿”、国家级市级旅游度假区、重要交通干线和重点流域沿线等重点功能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做好冬奥会、世园会、世界休闲大会等重大活动场馆后续利用。找准产业切口,推动生态涵养区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支持生态涵养区现代种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冰雪产业、生态马拉松、户外运动、数字经济、科创智能、中医药、生命健康等多业态发展。推动结对协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引资向引智转变。发挥市场主体重要作用,培育头部企业、科技型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平台型企业作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市场参与能力。
四是坚持“软硬兼顾”,稳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提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生态涵养区布局。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生态涵养区对外通达效率,在生态涵养区新市镇、特色小(城)镇统筹考虑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布局,提升水利、能源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城市精致发展水平,巩固扩大“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创建成果,持续治理浅山区违法建设,大力推进职住平衡。提高社会精细治理能力,落地一批智慧生态环保、智慧园林、智慧水务等应用场景。
五是坚持生态惠民,充分激活乡村要素推动生态涵养区共同富裕。深化乡村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生态旅游等业态,建立消薄长效巩固提升机制,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提高乡村治理组织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支持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开发旅游产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