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北京:法律监督由虚向实由软向硬转变 五年办理"四大检察"案件36.4万余件

发布时间:2023-01-18 16:50:00来源: 北京日报

 

  昨天上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雅频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报告,总结过去五年检察工作。五年来,检察机关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共办理“四大检察”案件36.4万余件,检察履职由刑事检察一枝独秀向“四大检察”更趋全面协调、结构更趋优化转变。监督办案和司法办案比重也首次实现逆转。

  五年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6526件

  过去五年,全市检察机关围绕召开党的二十大、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和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全力做好安保维稳检察工作,严惩各类渗透颠覆破坏犯罪34件34人。发挥检察机关在扫黑除恶斗争中的职能,依法起诉242件1116人,办理陈海涛、林国彬、周广森等一批涉黑恶重大案件,44名“保护伞”受到法律制裁,助力巩固党长期执政根基。

  强化检察机关公共利益代表职能,五年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526件。对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等要求,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3304件,起诉相关犯罪898人。强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立案办理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77件,推动修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塘路城堡、关上城堡等。

  发挥检察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职能,五年共受理监委移送职务犯罪1749人。对接“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等法治需求,五年办理涉专利、商标、版权等案件1635件。以法治方式稳企业保就业,依法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5697人,妥善办理各类侵害企业产权与合法权益案件,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

  为医保基金追赃482万余元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融入平安北京建设,严惩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等犯罪,五年批捕38173人,起诉68569人。起诉杀人、抢劫、重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12506人,较前五年下降45%。起诉盗窃、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28595人,侵财型犯罪案件追赃挽损率由2020年的10.2%提升到2022年的57.4%。

  严惩电信网络诈骗以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黑灰产”犯罪3399人。统筹疫情防控和检察履职,突出打击募捐诈骗、制假售假等“借疫生财”犯罪81件130人。

  加强重点领域民生检察,惩治诈骗医保基金犯罪64人,追赃482万余元;深挖“假官司”套取住房公积金监督线索,追回635万余元;办理侵害老年人权益案件4587件,挽损3.4亿余元。支持农民工讨薪、残疾人维权、妇女权益保障等起诉3438件。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免票

  集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理以房养老噱头的房产抵押欺诈案件33件,涉案房产2400余套、涉案金额70余亿元,推动部分银行实施老年人贷款录音录像、成年子女陪同等举措,促进金融监管机构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办理相关案件2468件,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案件较前五年分别下降32.6%、86%。

  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严惩校园欺凌、性侵、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864件2139人,办理了全国首例对猥亵儿童教职人员宣告终身禁业案。开展违规向未成年人售烟、校园周边开设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等专项监督,推动故宫、八达岭长城等40余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通过监督线索集约管理、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促进法律监督由虚向实、由软向硬转变。2022年,侦查、审判、执行等监督办案55494件,占全年办案总量的比重由2020年的25.1%上升至60.9%;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司法办案35615件,比重由74.9%下降至39.1%。两类案件比重首次实现逆转,检察行权的监督属性明显增强。

  为法治中国首善之区提供检察保障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全市检察机关要在检察履职中增强识变应变求变意识,为首都现代化发展和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检察保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检察机关将聚焦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任务和市委今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找准把握检察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阶段的法律适用和政策导向,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为保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履职担当。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