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言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协同推进 出台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协同推进。加快建设韧性城市,代表建议出台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
“韧性城市是基于首都高质量发展大背景而提出的新概念,原来我们称之为综合防灾减灾,现在演变为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因此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提炼和总结。”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路林说。
面对新时期首都城市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需要强调城市整体空间的安全。路林建议尽快推进出台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首先要在城市治理实践中贯穿这一理念,并在具体项目中加以落实。其次,韧性城市更注重系统观念,在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城市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平衡安全因素,还要统筹考虑各个实施主体,避免各自为战。”
如何让城市更韧性?路林认为,要注重“平灾结合”。“日常机制下的城市运行和突发应急状态下的响应是不一样的。”他建议,要健全包括消防、防涝、防震等在内的防灾救灾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平、灾时期,分门别类做好物资储备,提高社会动员能力。
“海绵城市,会让这座城市更韧性。”市人大代表、海绵城市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中春认为,建设海绵城市可以让雨水就地消纳,而不是流到管道里。这样不仅不会形成洪涝灾害,还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暴雨灾害和城市内涝往往会引起城市生命线的瘫痪,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要保障供水、供电、通讯、医疗、物资供应的畅通。杨中春也建议,要定期开展城市管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记者了解到,本市今年将开展燃气、供热、供排水管道老化更新三年行动计划,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本报记者 任珊 张蕾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