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专访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红:引领首都金融业全力稳经济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08 15:40:00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步入2023年,作为首都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的金融业如何开局起步,又如何发挥自身作用稳经济促发展,支撑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人民网北京频道专访了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红。

  强化金融支持措施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人民网:在推动首都金融业助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中,北京市金融监管局有哪些举措?

  李文红: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疫情冲击,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亟需政策帮扶。

  2022年,北京市金融监管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政策措施,不断优化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机制。

  一、金融触达“有广度”:企业融资更易得。做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等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落地推进工作,小微企业融资总体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态势。从规模看,2022年,北京地区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782.5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1.1个百分点,有贷户数同比增长50.5%。从成本看,2022年1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创有统计以来新低,普惠小微贷款利率4.22%,同比、环比分别下降59个、21个基点。2022年,通过贷款利率下行向实体经济让利435亿元。

  二、金融帮扶“有速度”:快速对接不停歇。2020年以来,针对疫情期间出现的紧急金融服务需求,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及时建立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17家银行已累计向5.04万家中小微及疫情防控企业发放贷款1204亿元。建立“融资纾困直通车”工作机制,主动联系企业了解融资需求,建立帮扶企业名单库,推动金融机构快速进行对接,已累计向862家企业发放融资共计74.3亿元。面向全市金融机构选聘资深业务骨干,组建一支近400人的小微金融服务顾问队伍,无偿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跨过首贷门槛,接续存量融资,2022年服务企业5400多家。出台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进一步深化政银担合作的若干措施,融资担保增信和分险功能进一步发挥。实现融资担保不动产抵押权登记线上办理,大大降低疫情对企业线下业务的影响。

  三、金融服务“有温度”:排忧解难保民生。发挥贷款服务中心引领作用,完善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贴息及担保费用补助政策,扩大首贷企业补助政策受益面,申办渠道从线下拓宽至线上。自2019年创办以来,“畅融工程”按照年度、季度、月度、周的频率,根据不同主题安排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2022年举办35场线上线下对接活动,对接企业3470家次,累计参会金融机构465家次,参加人数1.6万余人次。实施首贷企业培育工程,对市场主体从社保、公积金、纳税、信贷记录等8个维度筛选,形成19.6万户首贷企业重点培育库,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重点走访对接。进一步加强创业就业服务,截至2022年末,创业担保贷款余额40亿元,是2021年的4.67倍,为创业主体提供贴息、免担保费融资。强化保险服务保障功能,制定北京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支持参保企业应对新冠疫情的若干措施,指导“北京普惠健康保”完善产品方案,支持开发针对疫情防控、餐饮、文旅、运输等领域的保险产品。

  多措并举引领金融业为稳经济保驾护航

  人民网: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准备如何施策引领首都金融业全力稳经济促发展,为2023年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提供支撑?

  李文红:2022年,北京市金融监管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以首善标准做好首都金融工作,促进北京市金融业稳健发展。2022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196.7亿元,同比增长6.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9.7%,占比较2021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为稳定全市经济大盘贡献了金融力量。

  展望2023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引领首都金融业全力稳经济促发展,为2023年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提供有力支撑。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用好用足货币信贷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加快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跟踪服务。深入开展“畅融工程”,发挥好金融服务快速响应和“融资纾困直通车”机制作用。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

  在金融业改革开放方面,服务北交所市场建设与改革开放,推动北交所不断优化交易机制、扩大交易规模、丰富交易品种,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促进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健康发展,办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和S基金,促进股权和创业投资健康发展。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持续深化国际金融交流合作,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来京发展,在金融市场开放、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以中关村为示范推动科创金融改革创新,更好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加快实施绿色金融改革开放发展行动方案。巩固扩大金融科技发展优势,加强底层技术研发和创新,持续开展数字人民币全域全场景试点,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成长。进一步推广证券、基金、期货“三位一体”金融领域国际执业资格认可政策实施,持续打造金融人才高地。促进形成公开透明、公平一致、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更好发挥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用,不断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强化“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政策导向,深入开展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加强与北京金融法院的合作,推进金融法治协同机制建设,持续完善地方信用和法治环境。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稳妥有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发展质效

  人民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同时亦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在推动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发展上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李文红:北京一直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也具有良好的市场、技术和政策基础,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规模持续保持全国领先。绿色信贷方面,截至2022年末,北京市绿色信贷余额1.47万亿元,同比增长36.4%。绿色债券方面,2022年,北京地区非金融企业(含央企)全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超1900亿元,发行量居全国首位。碳市场交易方面,截至2022年底,碳市场各类碳排放权产品累计成交9848.87万吨,成交额34.88亿元,试点碳配额成交均价居全国第一。

  北京围绕全球绿色金融与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在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北京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两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开放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发布绿色科技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举措。二是申建气候投融资试点。密云区、通州区成为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试点方案提出强化绿色科技研发应用投融资、打造绿色科技示范项目与应用场景等支持措施。三是建设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北京环境交易所改造提升为北京绿色交易所,成为北京首家以绿色资产交易为特征的地方金融基础设施。北京绿色项目库和企业碳账户系统开发取得积极进展,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布“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构建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四是拓宽绿色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为绿色科技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组织开展绿色科技类企业融资对接活动;积极推动绿色企业上市,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在京注册数量居全国首位。五是发挥绿色金融智库作用。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的权威智库为北京绿色金融、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等领域,提供政策、市场、产品研究及国际合作平台。六是深入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在2021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上发布《气候友好银行北京倡议》,获评“2021年银行业十件大事”之一,并入选“两区”建设两周年改革创新实践案例以及生态环境部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案例。支持举办绿色科技论坛、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高峰论坛等。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发展质效,北京将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建设绿色金融与可持续金融中心。积极推动已出台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大金融对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应用的支持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二是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和绿色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支持绿色技术加快转移转化,在绿色技术、绿色标准、绿色金融服务方面实现区域带动和全国引领。三是服务绿色科技企业投融资需求。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支持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发展,充分发挥“畅融工程”“钻石工程”等平台机制作用,加大对绿色技术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四是推进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五是建设国际绿色智库。推动成立北京绿色金融国际顾问委员会,支持研究机构围绕金融机构ESG投资能力建设、绿色科技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研究。六是加强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支持国际领先的绿色标准认证和评级机构等在京发展;以《气候友好银行北京倡议》为抓手,深入参与全球绿色金融治理,不断提升北京绿色金融影响力。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