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天津市河北区: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发布时间:2023-02-13 10:29:00来源: 天津日报

  2月6日,由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共同策划推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见行动 看效果──2023区长访谈”播出第一期,邀请河北区区长戴雷走进节目,围绕河北区产业发展等相关话题和大家深入交流,并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

  围绕龙头企业做大文章

  2021年10月,华为天津区域总部落户河北区,并于2022年3月顺利开工。据介绍,目前项目进展非常顺利,预计今年3月底前完成主体结构施工,9月底完成外檐装饰,年底前竣工验收,提前投入使用。

  “华为的到来,坚定了我们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科技产业的信心。现在全区上下正在打造‘1+4’的产业体系,这个‘1’就是数字经济龙头带动,‘4’就是智能科技示范引领、商贸商务综合支撑、科技金融引领撬动、文化创意融合赋能。”戴雷说,“我们还抓了华为的生态圈。现在科创板上市的航天宏图、主板上市的华胜天成这样的企业已经到河北区投资,有22家华为生态企业落户,总投资12.52亿元,华为生态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华为天津区域总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北方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能提供上千人的就业机会,对河北区的经济实力提升、产业能级跃升起到极大拉动作用。”

  “由河北区投资、与华为公司共同建设和运营的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规划算力300P,于2022年8月开工,仅用4个月,到12月30日一期竣工,并上线满负荷运行。它的最大特色是完全发挥了华为的技术优势和产品协同优势,全栈自主可控,就是不怕‘卡脖子’。它的建成给天津市乃至于国家的算力建设作出了贡献。目前,对接用户339家,签约服务用户58家,其中企业35家、占比60%,科研院所和高校23家、占比40%。通过人工智能和算力服务,大大提升了企业效率。”戴雷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普惠性的公共算力、全周期的技术支持、全链条的产业合作,推动产业聚集。”戴雷介绍说,目前,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经申请加入中国算力网,在国家算力网络的布局下服务产业发展。另外,将与天津市国家超算中心全面合作,共同更深入、更紧密、更市场化服务智能制造、信创产业、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加速“海河·谛听”大模型落地,打造特色“AI+”应用场景,让智能加速改变生活。

  据介绍,河北区还将与华为深入合作,做专、做精、做透、做深。与华为一网通军团合作,建设基于鸿蒙生态的城市智能体,打造智能城市指挥中心,发布基于鸿蒙生态的燃气安全技术底座,成立鸿蒙研究院、建立鸿蒙生态联盟、构建鸿蒙产业链。与华为无线产品线合作,打造中心城区首条3.1公里车路协同示范路段。与华为电力数字军团合作,打造“双碳”项目。同时,还要与华为机场轨道军团、园区网络军团、港口公路军团等系列军团和产品线开展合作。

  意风区又有大动作

  今年春节期间,意风区累计客流量超过24万人次,单日客流量超过6万人次,已经超过了2019年新冠疫情发生前的水平。河北区今年对意风区又有大动作。

  “要在‘消费’两个字上下功夫。我们将牢牢把握‘双中心’城市建设机遇,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高标准打造‘两大商圈’,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引进高水平商业运营团队,推动传统商圈提质升级。充分发挥大意风区龙头增长极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设立首店、旗舰店、体验店,打造消费‘爆点’。”戴雷说。

  据介绍,去年2月签约的“最美书店”钟书阁天津首店,目前正在进行前期施工准备。今年8月开业后,每年将举办不少于80场文化活动,包括新书签售会、读者沙龙等,将成为天津文化艺术聚集地。

  今年河北区将对意风区周边建筑进行提升改造,以民族路为中轴线,利用原已形成的建筑围合内庭院,形成东西两个组团,取名东里西里。东里主要打造东意大利威尼斯水上都市风貌意向;西里主要打造西意大利佛罗伦萨丘陵平原都市风貌意向。通过加设玻璃穹顶,连通各建筑单体,把原来室外内院变成室内共享区域,既释放商业空间,又解决北方冬季运营问题。同时,引入高端品牌、餐饮及休闲等新消费场景,打造东方和西方、历史与现代、文商旅融合为一体的历史街区。

  河北区还将重点打造非遗特色的津派津味消费场景。以中国传统曲艺文化为底蕴,引入津味、津派、戏曲、国粹、曲艺、相声、大鼓、评书和民宿餐饮,打造集演艺、里弄商业街区、特色美食、文娱文创、特色民宿等为一体的都市文旅轻度假目的地。

  “天津之眼摩天轮从早到晚游客排队不断,仿古铛铛车上满载畅游河北的游客。从张张充满洋溢笑容的脸上,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春天来了!信心来了!我们要奋力谱写河北区新时代春天的故事!”戴雷对河北区的发展充满希望。(记者 宋德松)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