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记者观察】发展高质量 山西好风光

发布时间:2023-02-16 15:44:00来源: 山西日报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交出了一张张“绿色答卷”——2022年,全省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74.5%,重污染天数比例降至0.6%,PM2.5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7.1%,汾河流域优良水质断面比例61.9%……  曾经,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把三晋大地的秀美风光唱遍了大江南北;如今,三晋儿女再次唱响了新时代“山西好风光”。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保护 守牢环境底线和生态红线

  去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充分发挥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省生态环境厅被省全面建设清廉山西工作专班定为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建设的五家试点单位之一。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省生态环境厅组建“共建美丽山西”党建联盟,着力办好六五环境日山西主场活动、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峰会、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推进清洁美丽世界建设分论坛等活动,广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山西的生动实践。

  高质量党建引领,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我省聚焦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督察整改为契机,推动召开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暨美丽山西建设推进会,完善统筹协调、边督边改、分解落实、督查督办、验收销号的督察整改闭环管理机制。目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92项整改任务已完成54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的24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开展“利剑斩污”专项行动等系列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筑牢环境安全底线。

  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专项行动,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5.5%。6县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数量为历年最高,12县(区)入选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和顺县华北豹群重要栖息地保护入选全国优秀案例,着力守好生态环境红线。

  减污降碳高效低碳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能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要求,在建设美丽山西上拿出更大力度。省两会作出具体部署,深入实施减污降碳扩绿增长行动。这为强化“双碳”牵引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下达了任务书。  

  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坚定落实重大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经济要稳住”和能源保供要求,制定稳经济一揽子生态环境政策28条具体措施。印发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项目环评工作推进方案,实施“清单制+销号制”管理,新批复煤矿项目环评31个,推动煤炭先进产能加速释放。出台支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30条生态环境政策措施、13条生态环境共建共治措施和52项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正面清单,组织实施石太高铁沿线(山西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助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步、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制定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同步推进“两个转型”,实施城市建成区及周边20公里范围内的钢铁、焦化企业深度治理。编制全省“十四五”低碳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组建省低碳环保产业集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引擎。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和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完善我省参与全国碳交易机制,开展碳普惠机制试点建设,带动130余万人参与碳减排。指导太原市、长治市入选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完成2020年和2021年山西省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核算,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全省域探索开展GEEP核算的省份。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全民共享更多好生态

  冬日,在长治上党区陶清河湿地,金黄的芦苇随风摇曳,白天鹅等鸟类或在空中盘旋飞舞,或在水中嬉戏觅食,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驻足拍照,形成了一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独特风景线。在这里,白天鹅为好生态“代言”。

  在晋城高平市南河村,农村污水站、湿地花园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郭培玲家里,洗衣机排放的废水全部通过埋在地下的管道,流向了街区的污水主管道。在这里,百姓为好生态“代言”。

  在太原公交集团院内,一排排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整齐排列,成为一张张流动的“低碳名片”。在这里,新能源为好生态“代言”。

  去年,我省环境空气质量六参数实现了四降两平,PM2.5(38微克/立方米)、SO2(12微克/立方米)、CO(1.4毫克/立方米)、O3-8h(166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2.6%、20%、6.7%、1.8%;PM10(74微克/立方米)、NO2(31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优良天数比例74.5%,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9。

  在我省境内蜿蜒965公里的黄河、全长716公里的汾河,宛若两条绢带环绕,在表里山河奔流而过。2022年,全省参与评价的9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比例87.1%,同比提高14.8%,较2017年提升31.9%。汾河流域优良水质断面比例61.9%,同比提高14.3%,较2017年提升31.1%。

  围绕保障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100%落实安全利用技术措施,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排查整治4359个土壤风险隐患点,整改率99.07%,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如今,放眼三晋大地,碧水蓝天逐渐成为常态,全民共享更多好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最动人的画面。

  (程国媛 王璟)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