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湘潭大学公益联盟获批湖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发布时间:2023-03-06 16:38:00来源: 人民网-湖南频道

  3月2日下午,湘潭大学学生中心,人头攒动。

  一场“做雷锋传人青春风采展”,引人注目;一部《雷锋》动漫连续剧,以卡通形式向观众讲述一个个雷锋故事;一场快闪《学习雷锋好榜样》,演出了新时代青年学生学习雷锋的精神风貌;一场讲雷锋故事青春分享会,正在这里上演……

  作为该活动的主要承办方,湘潭大学公益联盟当天获批湖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第三批)。这份荣誉,是对其25年来坚持公益服务的最好褒奖。

  长期以来,公益联盟团结带领湘大学子,追随雷锋的足迹,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爱心支教、孝老敬老等实践活动,挥洒热情,展现担当,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湘大追“锋”者。

  志愿服务是一份坚守,可以赓续

  “每投身一次志愿活动,雷锋的光芒便在我心中多点亮一分。追随光、靠近光、成为光……”在讲雷锋故事青春分享会上,2019级本科生冯佳欢倾情分享了投身志愿服务的心路历程。

  志愿服务中忙碌的身影,包裹着一颗赤诚之心。在校期间,冯佳欢的志愿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带队参与方舱志愿服务工作10余次,获全国“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70余项荣誉。

  冯佳欢是湘潭大学公益联盟中普通一员。公益联盟的故事,要从25年前的“雷锋公司”开始讲起。

  时间拨回1998年,98级国际经贸管理学院的张恩伟、许海涛、袁广等同学,见校园里“遗失启事”“招领启事”随处张贴,既不雅观,又很难奏效,于是突发奇想:成立中介组织,为失主与拾主牵线搭桥。很快,一个以“失物招领”为主要业务的“雷锋公司”成立了。

  名为“公司”,实为公益社团。随着影响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包罗万象”的公益联盟应运而生。如今,公益联盟已成为了由湘潭大学各公益组织及志愿服务队伍组建而成的一个以公益为主题,集资讯宣传、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团队合作于一体的服务平台。2021年6月至今,公益联盟累计组织志愿活动45次,志愿活动辐射11个社区,累计服务10000人次,服务时长累计达5000小时,服务受众达20000余人。

  在公益联盟的辐射影响下,湘潭大学各团学组织依托自身专业和学科,打造“一院一品”志愿服务亮点品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2022年寒假期间,每天下午,反诈宣传广播都会传遍长沙县黄兴镇沿江山村。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返乡学子,以“村村响”广播联结家乡父老,用当地方言传递反诈知识,让全国141个市、区的“千人百地”云实践接了“地气”。

  志愿服务不仅在山间地头,还在社区、课堂点滴之间。

  持续24年、援助案件2000余起、直接受益群众逾10000人,湘潭大学社会权益法律救助中心的法律援助辐射湖南省及周边省市,法学学子们用专业知识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雷锋日记》中提到学习123次、人民118次、同志115次、工作76次、革命73次……”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学子的“‘数’说雷锋”,用一串串客观的数字,为青少年学生讲述雷锋故事、刻画雷锋形象、诠释雷锋精神。

  面对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化工学院的志愿者们化身“代理家长”温暖留守儿童,商学院为自闭症儿童点亮“星”灯,10余年来从未停歇……

  无所求,必满载而归。一批又一批饱含情怀与干劲的湘大学子紧握雷锋精神的接力棒,用坚定不移的足迹,走稳、拓宽了志愿服务的道路。

  支教是一颗爱心,可以传递

  “很高兴认识大家,接下来这一年将由我来担任你们的物理老师。”

  2020年9月2日,在怀化市会同县第三中学高一262班上,杨焱钧正做着自我介绍。

  突然,有位学生打断了他。

  “老师,你为什么来支教?”

  是啊,这个问题一下把杨焱钧的思绪拉回到7年前。杨焱钧读高一的时候,班上来了两位湘潭大学研究生支教老师,这也是当时他想问支教老师的问题。

  站在讲台,杨焱钧坚定地回答:“因为爱与感恩。”

  源于爱,支教团老师对杨焱钧悉心指导,让他受到了巨大鼓舞。2016年,杨焱钧以会同县三中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成为一名湘大人。

  归于感恩,杨焱钧在校期间奋发图强。2020年,他如愿以湘潭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身份回到母校支教,回馈他所感受到的善意。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研究生支教团、金翼5 1 8、木槿感恩支教团等湘潭大学支教队伍里,无数个“杨焱钧”在这种支教精神指引下接力前行。

  自2003年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以来,湘潭大学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广西、湖南西部等地区输送志愿教师逾百名,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称号,2012年成为全国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新增项目高校。

  爱与感恩,是支教路上支撑千千万万湘大学子的强大动力,也是他们在支教路上生生不息的源泉。他们说:

  “每当看到那一双双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我都甚为欣喜。我甘愿做这人梯,让学生踩着我的肩膀,去攀登知识的高峰,奔向美好未来。”

  “我真心希望,能用这颗心去帮助那些迷失在贫瘠土地上的孩子们,让他们也带着这颗心,带着这份爱,走下去!”

  爱心团队金翼5 1 8沿着乡村支教这条路走过了17个年头。2006年5月1日,8位湘潭大学学生走进怀化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展开了一项关于贫困中学生的社会调查,他们以“518”彰显“我要帮”的初心,爱心之旅,从此起航。截止到2022年暑假,已累计招募支教教员333人次,参与支教学生2900余人。除了爱心支教,金翼5 1 8发展爱心班级,筹集爱心款资助优秀贫困生680余名,资助金额达75万元。

  木槿感恩支教团以木槿花命名,从2008年至今已走过15年,有2000余名志愿者以感恩之心走进20余所小学课堂,开展德智体美劳教育,帮助4000余名山区孩子全面成长。

  如今研究生二年级的杨焱钧坚定地说:毕业之后,回家乡继续书写“教师”生涯。

  认定前方,笃定前行,这就是支教带来的最磅礴的力量。

  孝是一种风气,可以蔓延

  “很长一段时间积累的怨恨好像倏忽而散。我好像如此轻易地原谅了你。”一篇蕴含了真挚亲情的征文《和解》,深深打动了读者,获得了2022年湘潭大学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孝文化节之“青春告白,为孝传情”书信征集活动特等奖。以它为灵感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更是获得广泛共鸣。

  通过书信这一传统形式,书信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将敬老、爱老和助老入心、于行。

  在湘潭大学,孝行服务系列活动已成为覆盖最广、影响最深、内容最丰富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早在2009年,硕士研究生杨怀保便成立了全国首家民间专项公益基金——孝基金,以“弘扬孝道、敬老助老”为名,开启了湘潭大学的孝文化之旅。

  2013年,硕士研究生邓榕与另外3个同学成立孝行协会,以孝行者的身份传播中华孝道,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关爱空巢老人,筹集善款帮助身患重症的同学实现孝心。不到一年,就有2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孝行服务。孝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播。

  学校顺势利导,在湖南省建立孝行服务基地14个,招募孝心班级600余个、孝行团队600余个、志愿者21000余人,累计服务老人近16万人次,服务时长超过10万小时。出版《一群大学生的孝行故事》《阅读坚强》,编写《你“孝”起来真好看》——大学生孝文化系列丛书,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杨怀保、全国大学生孝行之星邓榕、全国百佳志愿者王达佳、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陈君君、最坚强大学生胡志鹏等一大批孝老爱亲典型。

  “孝”的火种一经点燃,在传递中生生不息,光热播撒到了全国。湘潭大学分别以“孝行 向上 向善”“守初心 践孝行”为主题,举办两届全国大学生孝文化节,收集孝行摄影、DV、书画、孝心故事、孝行创意等2500余件作品,写家书21350封,发孝心微博10000余条。

  2016年联合50多所高校建立“行孝联盟”,招募志愿者人数30000余人,联手深化老年事业,将“孝行”公益的火种植入学校、班级、社区。同时,创新孝老服务方式,推出了“老年应急卫生间设计”等具有实际应用性的“孝文化+特色产品”,解决老年人生活痛点,丰富了大学生敬老、爱老、助老的实践内容。

  从4个人到一群人,孝行的力量在不断壮大;从湘潭到全国,孝行的版图在持续扩充;从传统践孝到科技行孝,孝行的智慧在快速增长。正如孝行协会创办人邓榕所言:“孝就是一种风气,可以蔓延!”

  在湘潭大学学生中心大厅红色的展板上,“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的文花枝,背着全家上大学的杨怀保,救人到底的李恒白、“00”后追光者冯佳欢……这些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湘大追“锋”者,用他们笃行不怠的足迹,诠释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从1998年创立的雷锋公司,到刚刚获批湖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公益联盟,25年来,在湘潭大学这所浸润红色基因的高校,青年学子深耕雷锋精神实践沃土,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追求融入日常工作、生活,将雷锋精神代代传承。(王成奇、丁德凤、向润源)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