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总”的世界和世界的“萌总”
原标题:“萌总”的世界和世界的“萌总”
2月16日晚,一位94岁的老人在四川南充去世,终止了与大熊猫的“一世情缘”。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胡锦矗教授。胡锦矗教授是我国大熊猫研究的标志性人物。他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他曾组织领导了我国第一次大熊猫调查,建立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担任过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第一任主任,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面探索大熊猫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的著作……
胡锦矗与大熊猫的情缘始于1974年,其时45岁的他受命组建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进入四川卧龙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2000年,他以78岁的年纪“退休”后,依然每天在办公室工作,也依然会到实验室给学生讲授知识。
就在他去世不久之前,2022年12月5日,成都市成华区集中签约中国大熊猫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总部基地等项目;今年2月19日,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全球投资发布会举行……
我们有理由相信,老人是带着欣慰和对大熊猫的深深眷恋离开这个世界的。
如果要说出一种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动物物种,大熊猫绝对当仁不让。作为著名的孑遗物种,它具有科学研究的独特价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无数的拥趸。
自从在100多年前“被发现”以来,大熊猫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而有资格享有“萌总”的称号。它确实又“萌”又“总”:因为可爱,所以“萌”,因为“萌”,所以气场强大。
为什么人人都爱“萌总”
我们这个星球上生活着万千生物,其中有一些动物,比如猫狗,也成为人们喜欢的宠物,但论及受宠程度,恐怕无一能够与大熊猫相比——国外的动物园以能够从中国租借大熊猫为荣,动物园里的熊猫馆也是园内最高档豪华的建筑,人们常常排起长队去看大熊猫;大熊猫成为众多活动的吉祥物;以大熊猫为标志的小商品、玩具在景区热卖;网络上只要发大熊猫的视频,点击率就会爆棚;成都的街头跑着熊猫公交车;就连联合国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徽标也是大熊猫……
“人人都是熊猫粉”,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萌总”能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然有它被爱的理由。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人类对于动物品种的好感度需要几个基本要素:身材大小、智力水平、行为方式、稀缺程度,以及本身与人类在形态上的相似度,而“萌总”恰恰在这些方面几乎都能得满分。
不错,有些动物由于人们的个人偏好也能当宠物,比如蜥蜴,但不可能人人都会喜欢上蜥蜴。
“某种动物能不能受宠,主要是它本身是不是可爱。”美国西卡罗来纳大学心理学系名誉教授哈尔·赫佐格(Hal Herzog)说,“大熊猫的大眼睛和胖乎乎、毛茸茸的样子,会让人们想到婴儿的样子,从而激发他们的保护欲。”
按照他的看法,大熊猫两只眼睛周围的黑色斑纹,让它看起来有一种受委屈的样子,更容易引起人们对它的怜爱。
“萌总”的科学研究价值也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一种古老的孑遗物种,它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的环境变化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它的消化系统还有能够消化竹子这个强大的功能,竹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大多数动物是不能消化纤维素的,唯独大熊猫可以。
“被发现”时名字都读错
“萌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很久了,但在早先的时候它其实更像是一位不为人知的“隐士”,直到后来有一个法国传教士在四川宝兴县偶然看见了这种奇怪的动物。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四川西部以及陕西和甘肃南部的高山丛林中。在当地生活的人其实早就知道这种动物,一直也没有怎么重视它。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当地就有对大熊猫的记述,并且用“不食五谷,食竹连茎”“性最痴”(意思就是傻乎乎的)这样的字眼来描述它。那个时候的人们缺乏科学常识,也没有什么动物保护意识,按照他们的观点,这种在当地被叫做“竹熊”的家伙,肉不好吃、皮毛也不能做成大衣,不具备经济价值,只不过是个没什么用的“怪物”。
1869年春天的时候,在宝兴的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Armand David,中文名谭卫道)在当地一户人家中发现了一张奇特动物的皮毛,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后来他得知这种动物被当地人称为“花熊”或“竹熊”。
后来,一张大熊猫皮的标本被送回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博物馆专家在研究后认为这种新发现的物种与在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所以给它取名为“大猫熊”。再到后来,1939年重庆的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展览中“猫熊”的标牌是按照从左到右的国际书写格式书写的,而当时的人们习惯读字从右往左开始,于是误把“猫熊”读成“熊猫”,此后“大熊猫”这个名称就这样开始流行起来。
和虎、豹、狼等野生动物不同,大熊猫为世人熟知的历史其实只有100多年。这样看来,关于它是“食铁兽”或者“蚩尤的坐骑”的说法,多半是后人的附会,但是,这些说法确实为“萌总”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萌总”居然被“降级”了
虽然并不是数量最为稀少的物种,“萌总”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濒危物种。经过长期以来人们对大熊猫的保护,“萌总”的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持续增长,其中,四川大熊猫尤其是野生大熊猫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909只增加到1387只,增长超过50%,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目前达到202.7万公顷。
据国家林草局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5月1日,大熊猫全球圈养总数达673只,野生大熊猫达1864只。
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成立,标志着大熊猫保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家表示,保护大熊猫的同时也意味着保护大熊猫所处区域中的其他动植物以及生态环境,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有助于完善野外保护和自然教育体系,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年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在中国逐步恢复,其中,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已达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历经800万年的岁月,“萌总”经受了冰川期的考验和食性的艰难转变而存活至今,展现了坚韧的生命力,这一点,可以从“萌总”的“第六根手指”得到见证——为了生存的需要,大熊猫的爪子在五根手(脚)指之外还发育出一根“伪拇指”,帮助它们抓住竹子,在进食前除去竹子的枝叶。
全球科学家关注“萌总”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签订协议,在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察站,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行为学研究,这是首次正式开展的关于大熊猫的中外合作研究。此次调查研究,揭开了野外大熊猫的神秘面纱,摸清了大熊猫在野外的生活习性以及生存状态等,也为后来的野外调查研究打下了基础,其研究成果汇集于《卧龙的大熊猫》一书中。
1994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两只大熊猫首次以“科研交流大使”的身份,旅居日本白浜山野生动物园,这是大熊猫出国合作研究的开端。随后,中国陆续与数十个国家开展了大熊猫合作研究。
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发展,大熊猫对外科研合作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除了与知名的动物园合作外,中国的各大熊猫基地也纷纷与国外著名的研究机构、保护组织、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国际科研合作关系。
2001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与国外国家病症研究所基因组多样性实验室合作成立了“大熊猫亲子鉴定中心”,应用微卫星技术来鉴定新生幼崽的亲子关系;从2002年起,熊猫基地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开发新的微卫星标记,建立大熊猫微卫星数据库,开展种群遗传研究;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都办公室和熊猫基地科普教育部建立了项目合作。
近年来,大熊猫对外科研保护合作在疾病防控、营养学、遗传管理、行为训练、野化放归、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科学家通过基因组特征分析、比较基因组学、群体规模变化等相关的新技术寻找影响大熊猫特殊生活习性的特殊基因组成分,期待从生理学层面更多地了解大熊猫的生理适应性,帮助“萌总”们渡过生存危机。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萌总”IP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随着大熊猫走向世界,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大熊猫文化也开始兴起。
“大熊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一个‘和’字道破天机。”
在2022年11月举行的一场关于大熊猫文学艺术的专题交流会上,与会专家这样说。大熊猫文化研究学者孙前认为,大熊猫文化的核心内涵是“物竞天择、和谐共荣、友善包容”。
“2008年奥运会前后,我们开始有了‘IP’意识。”熊猫基地专家说。在与全球多个顶级机构合作后,以大熊猫为主角的纪录片与出版物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我们从三十年的熊猫科研和保护教育经验出发,希望能从技术里提炼出‘底蕴’,用品牌聚合的力量,反哺到大熊猫保护工作中来。”现在,熊猫基地从在线直播、文创周边、展览等各个方面,探索文化传播之路,而下一个尝试,将是“大熊猫国际音乐节”。
其实,早在1993年,为了纪念我国发起拯救大熊猫活动10周年,在成都举行了“国际熊猫节”活动,此后每年的9月22日就被定为“国际熊猫节”。
作为“萌总”,大熊猫以“文化大使”的形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内和国际的重大活动中,比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的福娃“晶晶”、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吉祥物“进宝”……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说:“有关大熊猫开展的对外交流活动,使大熊猫文化的影响力在海外广泛传播,为更好地向世界解读中国文化,持续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起到积极作用。”
大熊猫文化在全球兴起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08年上映的《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的影片,不但让观众感受到了影视技术的魅力,也让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对中国风格的景观、布景、服装乃至食物等产生好奇和憧憬。
专家认为,作为中国名片代表之一的大熊猫文化,也需要在全球语境下,具备更丰富、更多元的文化内容和表达方式。
例如,以年轻视角诠释熊猫文化,更多产生在与当代年轻人有共鸣的话题领域,例如友情、忠诚、梦想、探索、奋斗等。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门展策负责人Mary Sue Ginsberg认为,大熊猫是人类的朋友,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层面,大熊猫对于中国的国际外交作用很大,熊猫是友谊的完美代言人。她还建议,大熊猫保护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延伸到很多其他领域,以大熊猫为主题创作出更多面向年轻人的优秀作品。
编辑手记
通过大熊猫讲好中国故事,是传递中国文化一种很好的方式,同时,作为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的文化IP,大熊猫文化如何在新时代的全球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全方位的共同思考和努力。
一方面,大熊猫文化需要更加贴近当今社会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如绿色环保、和平友爱、和谐发展等,另一方面,它也需要不断寻找对青少年更有亲和力的传播方式,并且利用新技术切入他们的生活,如动漫、游戏等。
“大熊猫科学保护工作的成果有目共睹,但围绕大熊猫的文创产业做得还远远不够。”著名大熊猫文化研究学者孙前说,“我们不仅要重视大熊猫的科学价值,也要重视大熊猫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东山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