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观江苏|东部沿海交通枢纽建设可望助力盐城隆起增长极
西北沪宁、西南沪杭、南向沪甬、北向沪盐,上海对外辐射呈现出一个反“K”字型,江苏盐城正处在沿海发展轴线的北向中心位置。盐城也是苏北唯一一个进入长三角中心区的城市。如今,在长三角北翼,随着北向沿海交通大动脉的建设,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崛起。
打造东部沿海交通大枢纽
从苏北城市到长三角中心区城市,近年来,盐城实现高铁、高速、高架、空港对接,公铁水空港协同发展,南联北上,东拓西进。
先说高铁,青盐、徐宿淮盐、盐通等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反“K”字形高铁网逐步成型,高速铁路由“区域零里程”发展为“县县全覆盖”,盐城全面步入“高铁时代”。
南洋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成运营,开通全省唯一至韩日全货机航线;盐城港“一港四区”全部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内河航道实现“通江达海接运河”;高速公路“三纵一横”主骨架构建成型,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打造出海门户,建设陆上支点,拓宽空中走廊,盐城以交通体系完善畅通开放通道。
展开我国版图细看,盐城所在的位置,既是东部沿海发展轴线的北向中心,更是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沿海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区。这里需要建设一个更高能级的交通枢纽,推动国家战略走深走实。
当前,盐城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面向“十四五”,交通运输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力保障。按照“主攻高速、提升铁路、强化港口、着力乡村”思路,盐城着力构建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市长周斌就沿海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提出建议:重点在沿海交通基础优化布局、公铁水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交通重要支撑作用。
盐城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李建东介绍:“到2025年,盐城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北翼枢纽;到2035年,建成东部沿海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海河联动南北联通的开放枢纽城市。”
作为苏北唯一一个进入长三角中心区的城市,建成东部沿海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意义绝不仅限于盐城自身的发展。在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程俊杰看来,“盐城以交通先行强化设施支撑、破解要素制约、畅通经济循环的发展思路取得成效,将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插上腾飞的翅膀。”
锚定目标定位发力,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人民网从盐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全年计划投资218.1亿元,实施重点项目52个,推动公铁水空协同发展、立体互联。
隆起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极
放眼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江苏拥江临海,相比沿江经济带,其沿海经济不算突出。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长板锻得行不行,更要看短板补得好不好。”程俊杰认为,当前区域发展已经从要素竞争转向制度竞合,必须加快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崛起,更好地促进与兄弟省市的合作。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江苏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力争达20%左右。数据显示,2022年沿海三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在18.28%。
在江苏省发改委人士看来,与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规划相比,新一轮规划更加突出转型发展、产城融合、绿色生态等特点,进一步彰显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新作为。
这与盐城的资源特色高度契合。坐拥全省最长的海岸线,盐城海上风电的蓬勃发展,就是江苏沿海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盐城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十四五”期间,盐城规划近远海海上风电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总量超过全省的70%。
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性,江苏很早就意识到,并明确指出沿海地区是全省发展的重要轴线,事关全局和整体。于盐城而言,“面朝大海、向海发展、赋能未来,成为绿色转型的典范”,是江苏省委对盐城“十四五”的发展定位。
刚刚过去的2022年,盐城经济总量超过7000亿元,经济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成为江苏厚实的腰部城市力量以及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今年,盐城锚定“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聚焦“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力求推动工业经济迈向万亿台阶。
程俊杰认为,未来盐城的辐射带动即围绕“绿”字展开:一是以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海洋经济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链区域协同发展;二是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发展为苏北地区生产、生活提供澎湃动能;三是绿色生态全民共享,推动完善跨地区一体化环保协作与生态治理;四是绿色宜居不仅推动苏北生态旅游发展,而且成为地区集聚人才最亮丽的名片。
交通运输是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条沿海交通大动脉,势将助力盐城隆起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