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发布时间:2023-05-04 15:36:00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空间探索活动,“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巡天,不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致力增进人类共同福祉。关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人士表示,随着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中国正从航天大国加快向航天强国迈进。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空,有利于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勇于突破”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转入常态化运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整装待发”;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全面推进;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将迎来首飞……今年,中国航天奋楫再扬帆,踏上新征程。

  菲律宾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司长安达亚表示:“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多年来,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勇于突破,不断创新。”他表示,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伟大成就。

  南非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尤金·阿方特表示:“中国独立自主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实现空间站全面建成,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展现出中国强大的航天科技创新能力。”

  尼日利亚通信和数字经济部专家伊迈卡·恩载赫表示,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成就对非洲来说也意义非凡,将为双方进一步开展科技合作创造更多机会。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表示,几十年来,中国在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标志着中国大型空间站建造能力已居世界前列,中国正从航天大国加快向航天强国迈进。他还注意到,2016年以来,中国面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征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包括德国在内的多国相关项目都有机会进入中国空间站。中国在践行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各国学习”。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研究员伊格纳西奥·马丁内斯表示,中国始终重视与支持航天事业发展,成绩斐然。“在拉美,中国帮助巴西、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国发射卫星,成为拉中高科技合作的典范。期待拉中未来在相关领域展开进一步合作。”

  “航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在空间站想吃蔬菜水果怎么解决?怎么加热饭菜呢?”“可以与家人视频通话吗?”“在太空中生病了怎么办?”……去年举行的“天宫对话——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东盟青少年问答”活动,给了东盟国家青少年同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中国航天员直接交流的机会。“太空中的中国航天员不仅属于中国,也代表着人类对广袤宇宙的探索。”菲律宾太空署副署长盖伊·珍妮·佩雷斯表示,太空为好奇且富有想象力的青少年展现了无限可能性,激励他们拓展知识边界,挖掘前沿知识。

  阿联酋迪拜天文台台长、迪拜太空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哈桑·艾哈迈德认为,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关键是因为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中国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完善培养机制等,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航天人才,推动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过去10年,中国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航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毛里西奥·克里甘表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迸发出蓬勃朝气和旺盛活力。“随着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将持续提升,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泰中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十分丰富。泰国一直希望加强太空研究、发展航天科技,这需要中国的技术和经验支持。我们期待与中国加强在载人航天等领域合作,提高泰国科技水平,造福两国人民。”泰国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部部长阿内·劳塔玛塔说。

  阿方特认为,中国拥有相对完善的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体系,还拥有强大的制造业能力,这让中国成为世界航天领域最具活力的参与者之一。“值得称赞的是,中国自主发展起来的航天事业不只造福本国,还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现代化建设能力。中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将造福全人类。”

  “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始终秉持开放、平等的态度”

  去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国赠送俄罗斯1.5克科学用月球样品。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中国向法国赠送1.5克科学用月球样品。自2021年7月12日发放首批月球科研样品以来,中方已经向98个科研团队发放五批样品,共计发放198份65.1克,已有60多项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

  目前,中国已与43个国家或地区、6个国际组织签署136项航天领域合作文件,与9个国家航天机构签署航天合作大纲,建立17个航天合作机制。牵头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等多边合作项目,持续实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多任务小卫星项目,中国始终坚持与国际社会共享中国航天发展成果。

  中国与巴西近日签署《关于合作研制地球资源卫星06星的补充议定书》和《2023—2032年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巴西航天局航天合作计划》,同意加快推进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6星的研制和中巴航天合作大纲有关项目的实施,深化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5星的方案论证,拓展月球与深空探测等领域合作。巴西科技部部长卢西亚娜·桑托斯认为,巴中地球资源卫星06星将在已运行的巴中地球资源卫星04星、巴中地球资源卫星04A星等基础上,改进对巴西生物群落的监测,尤其是亚马孙地区。“巴中地球资源卫星项目对遏制亚马孙森林砍伐至关重要。这充分说明,巴中科技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发展,更惠及全球。”

  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教授安东尼奥·奎罗斯表示,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联合观测及数据共享合作、中国和意大利合作的“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发射成功等,都是中国坚持太空开放合作的范例。

  “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始终秉持开放、平等的态度。”恩载赫说,当前,非洲相关基建还比较薄弱,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应加强与中国的空间技术及信息通信技术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发展水平。

  韩国韩中全球协会会长禹守根表示,中国航天始终秉承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理念。相信中国的科技实力将持续增强,取得更多科研成果,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本报马德里、首尔、曼谷、柏林、迪拜、约翰内斯堡、里约热内卢、墨西哥城、阿布贾4月30日电 记者颜欢、许海林、马菲、赵益普、孙广勇、花放、任皓宇、邹松、陈一鸣、彭敏、姜宣)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1日 03 版)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