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朝阳区春播工作陆续开展 今年计划春播面积近6000亩

发布时间:2023-05-15 09:44:00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气温回暖,朝阳区各涉农乡、种植主体陆续进入春耕农忙时节。在位于朝阳区万通路17号的黑庄户农业生态公园之泠夏园中,玉米和红薯正在播种,人们挥汗如雨、农机穿梭轰鸣。

 

  泠夏园是朝阳区基本农田示范田。去年10月,这里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进行了“示范田”建设。如今,园区内环境优美整洁、生机绿意盎然,一改往日的破旧与凌乱。

  与往年不同,今年泠夏园采用订单式种植模式,由销售端指导种植端,让种植企业不再为销售发愁,提前吃上“定心丸”。为实现“早种早收、抢占市场”的目标,这批青椒苗经过30天的温室培育,随后移栽到露天耕地。用于栽种耕地已从二月初开始进行翻地整地、起畦做垄、施加底肥等春耕准备工作。青椒苗移栽后,采用滴灌模式,同时覆膜保湿,既能提供充足水分,又节约地下水资源,防止杂草丛生。

  为提升农产品品质,泠夏园聘请有机认证专业机构农业专家进行指导,区农服中心种植、植保、农安技术人员全程加强技术服务,本年度园区内种植的100余亩辣椒力争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园区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按照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准进行田间管理会增加人力、农资成本,但是产出的高品质农产品也会卖出好价钱,从投入和产出比来看,还是划算的。除了露地种植青椒外,泠夏园温室大棚里还种植了菠菜、茴香、生菜、莴笋、小白菜等蔬菜。

  截至目前,黑庄户乡已种植冬小麦207亩,播种蔬菜260亩、玉米570亩、大豆42亩、花生34亩。预计5月底播种玉米1800亩,大豆100亩,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150亩,届时春播任务将全部完成。

  “作为朝阳区耕地保有量较大的乡,目前我们正有序推进‘种出产品保任务,种好产品提品质,种出精品创效益’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构建‘良田、良种、良机、良产’农业发展新格局”,黑庄户乡农业种植工作负责人介绍。

 

  此外,春播时节,金盏乡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对接辖区中小学,组织招募“小田长”,结合春播、三夏、三秋等农时节点,开展农耕体验、志愿服务、农业科普、乡情村史教育等活动,引导青少年知农、学农、重农、爱农。

 

  常营、将台、小红门、十八里店等乡注重把握朝阳区“大城市小农业”特征,开展春播前田块整治,提前踏勘土地,制定涵养地力、科学种植方案,通过不断夯实耕种面积、培育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提升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朝阳区计划春播面积5986.85亩,4月中旬至5月,计划播种粮食5166.4亩(主要为玉米),油料作物820.45亩(主要为花生)。冬小麦、蔬菜在田面积1680余亩。朝阳区现有涉农乡12个,春播前,各涉农乡、种植主体坚持“日常月调度,重点节点周调度”的工作机制,与区农服中心密切配合,提前对接农资农机需求,统筹做好耕种指导、田地管理等服务,保障春播顺利进行。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指导各单位开展农机调试检修,全力奋战春播。

 

  近年来,朝阳区对标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总体目标,对标数字农业先行区、农业多功能示范区、乡村建设样板区方向,在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稳定种植利用条件、增强生产能力质量的基础上,依托部市合作支持,重塑农业发展体系。完成“十四五”农业现代化和高标农田规划编制,选取黑庄户乡两块基本农田开展“示范田”建设,为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朝阳区将按照“四田”(标准生产田、科技示范田、休闲体验田、科普景观田)定位,明确地块功能及发展方向,推动建设精品园区、农田精品景观,提升农业服务水平、激发农田社会效益,探索大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集耕地质量保护、生态涵养恢复、田园景观改善、服务市民需求为一体的都市型精致田园。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