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改”出幸福新生活
新建的门头、平整的道路、整洁的墙面、错落有致的植被,老人们在运动场地上锻炼身体,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道武展社区,改造后的小区实现“逆生长”,看不出它已有30多岁。
武展社区是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武汉市一个个老小区华丽变身,一栋栋老居民楼焕发新颜,改善了人居环境,居民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居民当“主角”
“以前,这里的环境大家看了直摆头,总想找机会搬走。” 家住武汉市新华街江北社区的王女士已在小区居住了三十余年。
2021年,江北社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隔离楼宇的院墙被推倒,引进了健身器材,有了公共休闲的场所;破旧的地面变成了平整的泊油路;漏水的楼顶、墙壁做了防水处理;在不影响采光的基础上添置了适量绿植花坛点缀……一系列的改造项目完成后,王女士的生活变了样儿:“环境变得整洁了,配套更齐全了,每天一出门都感觉心里敞亮了,邻里也越来和睦。”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居民,一头连着政府,怎么改?居民意见很重要。“虽然生活在一个小区,但各户居民之间利益诉求各有不同,想要达成意见统一,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需要提高居民全过程的参与度。”武汉市江汉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横堤社区的“邻里夜话”、西桥社区的“小区治理月月谈”、德润社区的“七点半议事厅”等议事平台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居民参与率,充分保障小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从拆除私搭乱建、粉刷楼体、增补绿地等外部施工,拉升小区“颜值”,到更新铺设水、电、气、暖等管道设施,疏通小区“血脉”,2022年,武汉市江汉区29个老旧小区294栋“从面子到里子”全面提档升级,改造建筑面积135.35万平方米,惠及19353户居民。
老楼披“新绿”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牵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2022年,节能环保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中,武汉市也在绿色、低碳上做足了文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北湖街道建设社区新华小区,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路灯、运动发电健身器材、垃圾智能分类减量管理站随处可见。新华小区作为武汉市首批旧改低碳试点小区之一,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整个片区,大量运用新材料、新技术。
“武汉夏天天气炎热,安装屋顶分布式光伏板,整体建筑的温度会下降5到7度。”建设社区党委书记李钟介绍道,社区还引入社会资本投资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居民闲置物品及可回收垃圾智能化收运系统,设立社区公益碳基金;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发动群众参与打造小区共享花园、楼顶花园。
同样引入绿色环保理念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的还有武展教委宿舍院,“武展教委宿舍院的改造,不局限外表的美观,还延伸到了屋内环保,为彻底解决做饭产生的‘油鼻涕’,我们为居民更换安装了无烟环保灶台。”武展社区党委书记郑红介绍道。
“将传统老式外直排油烟的方式改造为净化油烟分离的排烟方式,既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让外立面更美观,清洗也方便,现在做饭也更有幸福感了。” 家住14号院的冯奶奶主动带着记者去看了家里新换的无烟灶台。
成果靠“管理”
暖暖新家园,稳稳幸福感。老旧小区改造,“三分改、七分管”。老旧小区里拆了的私搭乱建是否还会加装回来?规划好的绿地是否会被小区居民的私人物品占据?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维护和治理也是一个难题。
为解决老旧小区的长效治理和可持续化运营难题,武汉市江汉区探索出政府出一点、百姓给一点、经营补一点“三个一点”模式。通过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来建立自我“造血”机制,逐渐改变老旧小区当下“无人管、管不好”的状况,以实现老旧小区的长效治理。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件解民忧、暖民心的民生实事,要想把实事儿办好,把改造成果巩固住,还需要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江汉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为提升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水平,践行“先服务、后收费,不服务、不收费”的服务承诺,物业进驻先行服务3个月,试用期后再次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进行考评,对考评结果较差、居民群众意见大的物业企业实行退出机制。
“现在小区成立了业委会,引进了新的物业公司,监控实现了全覆盖,盗窃没有了,乱停车的现象也没有了,物业费缴费率由旧改之前的不到30%提升到90%。”沁园春小区的业委会主任丁秀娟对记者说。
目前“全域智能运营”模式已在江汉区逐步铺开。预计到2023年底将完成江汉区302个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全覆盖目标。
2023年,武汉市江汉区将持续重点解决老旧小区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健全、物业管理缺失等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针对居民的不同需求,按照“因地制宜、一区一策”的原则,对老旧小区实施精细化改造,让居民住得更顺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