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安徽广德:“夜访夜话”拢民心 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3-05-15 14:29:00来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5月10日晚6点刚过,小河沟村民组长周峰家的小院子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忙完一天农活的村民茶余饭饱后,三三两两,如约聚在这里,大家伙围坐成一团,你一言、我一语。

  看到差不多都到齐了,徐家边村党委副书记傅应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镇上要举办人居环境大比武,每个行政村派一个自然村参加,经村两委讨论,一季度的比武名额给到了我们小河沟村。”

  话音刚落,大家伙坐不住了,纷纷表示这是好事。

  “最近走访发现,少数村民房前屋后堆放了不少农具,农忙了嘛,都能理解,但这和比武标准还有些差距,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完善。”话锋一转,傅应华紧接着就提出了要求。

  与其说,这是一场“夜访夜话”,不如说是一场畅聊“动员会”。

  身为村民组长,周峰接过话茬,“这是一次难得展示小河沟村容村貌的机会,村两委认可我们,可不能给村里丢脸,大家说,是不是?”

  “那你赶紧说说要咋做。”看周峰卖起了关子,村民们纷纷“点题”。

  周峰给出了答案:“也不是什么难事,大家回去后,都动起来,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再收拾收拾。”

  听罢,村民们纷纷表态,都是常年作农的“老把式”,对于怎么拾掇房前屋后,大伙儿都“门儿清”。

  看到问题有望解决,村民们都很开心,气氛也渐渐活跃起来。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天色暗了下来,院落的灯光点亮,灯火通明,时间来到了晚上的7点40分,小河沟村的“夜访夜话”也接近尾声。

  今年年初,安徽宣城广德市新杭镇徐家边村利用党员群众昼出夜归的作息规律,在村里推行“夜访夜话”,拉家常、讲政策、解民忧、谋发展,通过党员问事、群众说事、代表议事、党委办事,形成共商共治全程议、群众呼声全响应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虽然没有“标配”的主席台,也没有整齐划一的听众席,但丝毫不影响村民们参与的积极性,农家小院,就是“夜访夜话”的主舞台。

  “小到猪圈、菜园地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到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改造等人人关心的大事,都可以是‘夜访夜话’的议题,大家坐在一起,真正做到群众的事群众讨论,群众的事群众做主。”徐家边村党委第一书记沈俊如是说。

  通过走到群众中去,变过去“被动接单”为“主动服务”,在畅通民意渠道的同时,也切实推进了村干部履职尽责。自该活动开展以来,徐家边村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0余条,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27个。

  在徐家边村党委委员刘远堂看来,“夜访夜话”拉近了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距离,过去村民找村干,现在村干找村民,效果完全不一样。他坦言:“起初村民参与度不高,但几场下来,口口相传,看到确实解决了问题、办了实事,现在每场的户到率都在80%以上。”

  和他有同感的还有徐家边村党委委员常仙红,身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女村干,常仙红在村里开展起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她说,这个村路灯损坏了,那个村限高杆导致出行不便了,甚至村口垃圾清运不及时了,都可以成为“夜访夜话”的议题,可以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立马解决的上报至镇里,不拖延、不打马虎眼,形成“问题-清单-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

  面对面宣讲政策,心贴心征求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夜访夜话”搭建起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新桥梁,在呱一呱、聊一聊中,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是化解民生难点、促进乡村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之举,也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

  “因为紧挨开发区,这些年村里进厂上班的多,大伙儿交流得少,看着都着急,这不,‘夜访夜话’又把人心拢起来了!”沈俊由衷感慨。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