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朝阳区组团“出海”招商 今年前三月新设外资企业87家

发布时间:2023-05-18 09:08:00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日前,朝阳区组团赴沙特、阿联酋招商引资,这是2023年以来,朝阳区第二次组团“出海”。此前,今年新年伊始,朝阳在全市各区中率先赴欧洲开启招商之行。朝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区始终秉承亲商理念,在新赛道上奋力抢跑赶超,“把失去的时间和机会抢回来”,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是朝阳区主动组团“出海”招商的目标之一。

  高效率对接招商成效显著

  据悉,朝阳区此次出海招商主要目的是希望与一些设立在沙特、阿联酋的跨国公司深入接洽,在金融投资、商业贸易、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方面寻求合作,争取海外投资或各在华总部、分支机构及重点领域项目落地朝阳。

  因此在出发前,朝阳区招商团对即将对接的海外企业进行了细致梳理:哪些企业有过明确增资意向,但推进速度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当地有哪些特色产业企业,因为信息交流阻隔从未进入中国市场;除了知名大企业,哪些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有投资意向……这些都是招商的重要方向。

  “朝阳区商务氛围浓厚、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国际化资源汇聚、人文气息浓郁,是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两区’的重要承载地,希望双方能在基础设施、房地产和金融投资等方面加强合作。”考察中,每到一家企业,朝阳区主要领导都会详细介绍朝阳区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希望每个企业都能在朝阳区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据悉,本次朝阳区出海招商共计8天时间,行程包括两个国家、5个城市,密集拜访了13家重点企业及机构,洽谈推进与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合作等多个重点项目,CBD中东招商联络站挂牌成立……一场场项目对接、一次次面对面沟通,让“出海”招商起到实效。

  北京CBD全球商务联络站中东站亮相

  三年来,朝阳区持续开展招商引资。针对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云上推介”搭建起朝阳与世界的交流平台,让更多海外企业和机构了解到朝阳区域环境和招商引资政策。

  朝阳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目前的安排中,已有6家企业敲定了二季度的回访,要来北京感受朝阳区的开放与活力。此外,在本次招商中,多家企业现场敲定合作意见,其中包括朝阳区驻区企业金港汽车现场签约中阿新能源汽车世界。

  值得关注的是,与中阿招商推介交流会同步亮相的北京CBD全球商务联络站——中东站,成为朝阳区招商联络站在境外布局的“第三子”。继香港、新加坡后,这里将成为“朝阳形象”的代表,在中东地区为朝阳代言。

  CBD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CBD全球商务联络站的设立将进一步拓宽CBD全球招商联络站的服务范围,加快构建国际招商及全球引资体系,积极调动国内外有效资源参与到北京CBD国际招商与国际合作中,助力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今年前三月新设外资企业87家

  据统计,今年1-3月,朝阳区新设外资企业87家,占全市近四分之一;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占全市19.5%;吸引合同外资17.8亿美元,同比增长39.2%;新认定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149家,占全市七成以上。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2637.7亿元。

  在政策引导方面,“两区”建设以来,朝阳区充分发挥国际化特色和优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开放创新成果。

  在资金跨境流动方面,首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落地朝阳区,同时,首批资本金线上结汇支付业务取得突破、跨境人民币汇出便利化业务落地、获得北京地区首批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资格、ABS(资产证券化)由备案制改为登记制试点落地。

  国际人才服务体系方面,朝阳区建立“区级+功能区级+街道级+社区级”的四级人才服务体系;升级上线中英双语国际人才服务系统;率先实现外国人才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的“一窗受理、两证联办”,办理时限由17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

  朝阳区的国际医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已启动建设24万平方米的高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北京嘉会国际医院,和睦家、五洲妇儿等医院已与40余家大型国际保险公司实现商业保险实时结算。同时,朝阳区新增11所教育外事窗口学校。

  在法制环境建设方面,朝阳区在全市率先推出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外向经济+出口信用保险+贸易融资+法律援助”全流程服务。

  朝阳区的产业支持政策更加精准,围绕支持总部企业发展等出台了28条“两区”专项政策措施;北京CBD聚焦国际化招商、数字经济等八个方面制定18条高含金量的政策。

  目前,朝阳区正在积极筹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的国际仲裁平台,进一步提升司法便利化水平。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