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苏看“答卷”
5G应用正热,6G时代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已经预先描画了模样;苏州工业园区里,科技与产业绘就一幅幅现代姑苏繁华图;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一列列中欧班列经由新亚欧大陆桥串联东西;东台条子泥湿地鸟飞鹿鸣,人与自然演绎出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初夏时节,行走江苏大地,处处可见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科技强 底气足
“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江苏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以双重优势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紫金山实验室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一个地处南京南,一个位于南京北,都是江苏重点打造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未来网络对信息时代的意义不言而喻,这正是紫金山实验室的战略任务之一。紫金山实验室科研部部长齐望东将上网通道比作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而车道宽度有限,车就跑不快,网络每十年左右更新换代,就好比把路拓宽了。”
在齐望东看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基础性科研的支撑。“我们初步建成了覆盖扬子江地域、面向全球开放的、支持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综合试验环境,这为加速5G/6G、未来网络和内生安全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创造了条件。”他也期待,实验室未来能从某些点上的科技领先,发展到网络通信领域的全面领跑。
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这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十年来孜孜以求的。“我们从创新资源供给和企业技术需求挖掘两端发力,重点发挥的是两个桥梁作用,一个是高校科研机构与工业界的桥梁,一个是全球创新资源与江苏的桥梁。”该院副院长郜军说。
自2018年起,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省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征集提炼企业愿意出资解决的技术难题,组织专业研究所及国内外高校机构进行匹配对接,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截至目前,该院已建有专业研究所等各类研发载体72家,与约150家海内外高校机构、260余家江苏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研发人员超12000人,转化成果7000多项,衍生孵化企业1200多家,服务企业超2万家。
在2022全球工程机械50强榜单上,徐工集团名列第三,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史上的最佳成绩。目前,徐工集团拥有海外制造基地与KD工厂12家、海外分子公司30家、海外服务备件中心2000家,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徐工装备扬帆海外的背后,正是建基于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的突破。
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数字化让物流插上了翅膀。基地数字化调度中心的一块数字大屏上,位于东部出海口的连云港港与万里之遥的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实现信息联动、实景展示。“一季度,我们中欧班列开行达到173列,为今年开了个好头。”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庞竣哲说。
生态好 生活美
南京小西湖街区,得益于老城更新的全新思路,成了市民游客竞相打卡之地。“改造不是大拆大建,我们努力留住老城南的烟火气,不让城市改造过的片区跟原住民没了关系。”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副总经理黄洁说。
老城南是南京城的根。从内部的适老化改造,到外观的匠心独运,“老南京”们得以享受现代化发展的成果。秦柳昆阿姨的老宅后院,北侧实心墙壁在更新中设计成了镂空样式,墙外路过的游人可以隐约看见院内的石榴、枇杷、红枫和昙花,这些花木时间久的已有上百年了。“进来转转啊!”面对路过的游客,秦阿姨热情地打着招呼。
在徐州贾汪,采煤塌陷区已经变身美丽的潘安湖,临湖而居的马庄人吃上了旅游饭,手工制作的非遗香包也让大伙儿鼓起了腰包。一位正在制作香包的农家大婶正往布包里填塞中药材,“我做了十几年香包,在家门口每月就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来到沿海的东台黄海森林公园,这里曾经是寸草难生的盐碱地,是当年一批批的知青、林工用双手种出了这片森林。离黄海森林公园不远,条子泥湿地万鸟翔集,东台市沿海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吕洪涛将这里比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今年条子泥居然观测到了10只火烈鸟”,此前,火烈鸟很少光临这块东方湿地。
镜头转向苏州“明星村”蒋巷村。这个村去年村级稳定性收入达285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家家居住有别墅,出行有汽车,养老医疗无忧,生活处处丰足,这是一个让“自己人舒服、城里人羡慕、外国人信服”的苏南乡村。
蒋巷村年近八旬的老书记常德盛,走路依旧带风,说话中气十足。在村里的生态区,老人回忆起199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发展初期“五小”企业盛行,蒋巷村也投资500万元办了个化工厂,投产两个月利润就超过百万元,“但村里宁可赔上400万元也要把这个厂关了,如果没有当初那个决定,就没有蒋巷村的今天。”眼下,老人正一门心思搞黑泥土种植香稻米,让来村里的游客都能尝尝“老常大米”的地道味儿。
“桥这边是苏州,过了桥就到上海啦!”苏州市区过来休闲的方先生信步鼋荡慢行景观桥,眼观水面浩荡,好不惬意。这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一座跨省人行桥。示范区揭牌3年多来,一个个跨区域联动发展的故事在这里上演。苏州吴江与上海青浦推行了联合河长制,开展鼋荡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培育出了长三角的这一片“绿心”。
城市现代、乡村富裕、生态友好、幸福和谐,在苏北江南浓缩为“强富美高”四个字。中国式现代化的图景,新时代的鱼米之乡,江苏正在奋力书写着自己的“答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