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江苏启动新一轮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验收

发布时间:2023-05-23 14:59:00来源: 新华日报

  “家有一老赛珍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年来,江苏把关心关爱老年人、建设高水平老年友好型社会当作重要民生工程来抓,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并涌现出一批优秀工作案例。近日,江苏启动新一轮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验收工作。

  适老改造,打造老人宜居小区

  目前,江苏省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1974万人、占比23.2%。据测算,“十四五”期末全省老年人占比将超过26%。江苏计划到2025年,全省1.3%的社区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扬州市邗江区竹西社区,一群老年人正在树荫下打牌、下棋、聊天,不时传出阵阵笑声。不远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乒乓球室、图书室里也挤满健身、阅读的老人。在不少老年人的家中,社区为他们安装了防滑地面、厕所扶手、紧急呼叫设备等,进一步降低老年人居家生活风险。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竹西社区是个拆迁安置小区,也是扬州适老化改造的样板小区。近年来,扬州以“小区+养老”“医疗+养老”“公园+养老”的“3+”理念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切实让广大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养老服务,探索适合扬州当地特点的“宜扬养老”模式,着力打造“颐养之城”。

  扬州的做法是江苏进行小区适老化改造的一个缩影。据介绍,省政府连续4年将“开展3万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列入民生实事,今年将继续完成3万户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并为有需求的家庭新增100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庭,同时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技能培训,为不少于5万名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

  近年来,江苏大力开展“社区安老”工程,已改造提升100多个具备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全托服务等功能的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并依托现有城市服务资源,改造提升500个社区长者助餐点。有些城市还推广社区“银发顾问”,试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激发互助养老内在活力。

  帮办培训,助老跨越“数字鸿沟”

  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给一些不会上网、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带来极大困惑。为解决这部分老年人的数字化生活难题,全省多地想方设法填补横亘在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让老年人搭上数字化经济的快车。

  老年人就医不会使用自助挂号机是常见难题之一。“需要人工挂号的,请到这边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门诊大厅专门开辟“人工信息采集窗口”,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挂号,不会用微信、支付宝等缴费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该院副院长胡蓉告诉记者:“在化验、缴费、取药、检查等各个环节,都对老人有优待。比如,70岁以上老人可优先取药,检验科、B超室、收费窗口等也优先为老年人服务,并设置醒目标识。”

  宿迁市围绕老年人交通出行、网上消费、金融理财、办事服务、文体活动等常规性生活服务内容,设置入门级、提高级、创新级3个级别的智能技术培训班,确保老年人学有所得。宿城区教育部门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发动小学生争做家里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的“小老师”,帮助老年人跟上时代步伐。

  近年来,网上诈骗、非法集资等侵犯老年人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徐州市云龙区打造“法护夕阳”老年维权网,及时回应处理老人相关诉求,做到流程简化、服务便捷,对经济有困难的老年人,依法减、缓、免相关法律服务费用,还经常组织法律工作者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切实处理好每一起涉老案件,为老年当事人排忧解难。

  医养结合,增进老人健康福祉

  “吴奶奶最近感觉还好吧?我们来给您量血压、测血糖。”近日,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卫生院江秧宏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再次来到80岁的吴兰花家家访。横扇卫生院院长任鸣炜介绍,全院25名全科医生组建了16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重点服务全镇230多名失能、半失能老人。

  吴江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开展居家医养结合工作探索,组建“1+4+N”特色团队,实行网格化健康管理。“1”是指医院组建一支居家医疗特色照护团队,以家庭医生为主导,医联体专家、全科护士、护理员、康复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为组成人员;“4”是指团队细分为医疗管理、护理照护、家庭药师、健康扶贫4个小分队;“N”指每个小分队按职责与服务内容的不同配备若干名成员。这样,老年人许多常见的健康问题都能获得相关人员的上门服务。

  健康是老年人最大的需求。记者从省卫健委了解到,江苏近年来持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快老年医院建设,每年新增老年医院20家以上,预计到2025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每个设区市设立1所以上三级老年医院、人口超过50万的县(市、涉农区)设立1所二级以上老年医院”的目标,目前已提前实现“十四五”末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85%的目标,老年医学科成为综合性医院的“标配”。(仲崇山)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