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安徽五河新集镇:笛膜之音 “音响”振兴

发布时间:2023-05-25 14:30:00来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今年又是满满一大车笛膜,今年的芦苇长势好,做出来的笛膜韧性特别地好。”安徽省五河县新集镇双河村村民徐家壮夸赞道。

  新集镇双河村素有“笛膜之乡”之称,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使是生产笛膜地最佳之地,至今已拥有30多年的传统历史。每年的4月底5月初,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水渠边、绿油油的芦苇荡中,充满着忙碌的身影。

  “运用传统的方法截取芦苇采取笛膜,可以过滤一些低质量芦苇,再经过削尖、晾晒、抽取、挤压等步骤就可以销售了。”徐家壮侃侃而谈道。这些工艺看似简单,往往在采集芦苇时,就会困住很多人,对所用的芦苇生长过程、粗细、长短、密度、生长时间要求十分严格,只有长期积累的经验才可以轻而易举地识别出好的芦苇。师傅们把后面的工艺,汇简为抽、吹、扭、捋这些炉火纯青的动作,他们手不停地摆动,一个光亮透明地笛膜就呈现在我们眼前。而且这种笛膜经过优质地选采,柔韧性特别好,是音乐家们心向往之地优质笛膜。

  依靠笛膜脱贫的大有人在,薛克路就是其中幸运的一员。“我们双河水资源丰富,芦苇非常充足,我每年都会采集芦苇制作笛膜,我做笛膜的手艺在我们村也算是首屈一指的。”薛可路称赞道。自从后面销路打开了,笛膜的价格也上涨了不少,借助这一助力让双河村不少人都实现了脱贫。

  笛膜是笛子吹奏是必不可少的组件,因此,笛膜也是一件长消品。双河村每年有100多户加入笛膜采集加工中,每户可实现增收1万-3万元左右。拥有前景视野的人已经在村里开始成立合作社,收集笛膜,以便于实现常年对外供销。成立合作社,规模扩大了,用工也要增多了,有不少的人会被经常邀请去制作笛膜,以保货量供足。

  “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挣点钱补贴家用了。”每年到这个时候,双河村村民王大如都会去做兼职,20多天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

  据双河村党委书记张飞虎介绍:“现在笛膜消耗大,制作笛膜趋势越来越好,计划下一步寻找低洼地用来种植芦苇,预计增种200亩,两年之后可以稳定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新集镇双河村挖掘传统工艺,推动村民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全村增收,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让乡村充满了活力。(孙京城)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