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阳光 遇见爱
晨光微露,空中裹着一层薄薄的云雾,一片片透明的阳光,洒满太原市晋源区一电学校的校园;校门口,一盆盆绿植,露水湿透,晶莹剃亮;校墙一侧的月季花,在晨风里轻轻摇摆;天空中,一群家鸽,打破天空的静谧,在空中鸣啭……
与晨光相伴,一个个行着队礼、说着您好,进入学校的少年给始建于1962年、由厂矿回归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太原市晋源区一电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
图为清晨在校园门口迎接孩子们上学的李雁鸿。
自信的笑容,有力的步伐,与老师们亲密无间的互动,其背后,是一电学校“‘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关怀”办学模式结出的硕果。
用光,用热,温暖你
一抹晨光,照耀在校园的开始。
6点30分,校长李雁鸿同往常一般准时出现在校门口。初中部的同学们已陆续在校门口自觉排队,捧着课本背起书来。
7点30分,小学部的同学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迈着轻松的步子,蹦蹦跳跳地走进校园。
图为清晨步入校园的同学们。
“你好,同学们!”面带微笑,右手举起,李雁鸿对每一个入校的同学问好。
“校长好!”同学们清脆的一声回应,行队礼。
很多人问李雁鸿,在校门口读书,有什么意义?那一声您好,又有什么意义?
这正是教育微心理在一电学校里的无处不在。
一电学校的老师们不会让每一个孩子只是擦肩而过,而是会在每一次的见面中用心观察孩子们的微表情微动作,根据变化,将交流与沟通及时化。
去年,每天晨起在校门口迎接同学们的李雁鸿发现一个孩子很特别。“他不会和我说话,也不和我互动”。李雁鸿先是尝试和他击掌,用微动作去表达亲近;每天坚持跟他说“孩子,你好”。
图为清晨与初中学生一起走进校园的李雁鸿。
“直到今年,他站在我跟前,没有像以前一样伸出手,我发现他要张嘴了!”李雁鸿按捺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孩子,你想跟校长说一声你好么?”“你好,他没回答”“你好啊,他还是没回答”。直到李雁鸿说出第三声你好,眼前的孩子慢慢地说出了“你好”。
在李雁鸿的日记里,她这样写道:等一季花开要等四季,等一句“你好”我等了一年!
在一电学校有一个传统,李雁鸿要在晨操结束后,进行5分钟的微心理课程。
图为在晨操曦诵后,李雁鸿给同学们进行微心理课程。
“孩子们,当我们把本来应该写在黑板上的字,偷偷地写到墙上,校长相信你是识字的;但是,如果有的字写错地方,就会造成困扰。哎呦,一电学校的孩子怎是这样?希望孩子们,站对地方,做对地方,写对地方。”
这是一节简单的微心理课程,内容可以是 “校园的山楂花开了,你们课间不去看一看么?”这样的小事,也可以是宇航员出征太空的国家大事甚至国际事件。不需要提前准备,都是李雁鸿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
“教育就是一种爱的能量的传递和聚集,不需要一直在课堂上,而是需要一个个细化的点,积少成多,积点成面。”李雁鸿说。
在一电的校园里,米黄色的栏杆,浅色的教室门,操场上彩色的图案,花开四季的绿色驿站,蓝天白云色的校服……都是微心理的无处不在。“身处彩色校园里的每个生命都有了色彩,而有色彩的生命就有了韧性。”
校园里,老师见到孩子们的一声你好,是想告诉他们:孩子,你好就好;舞台上,因为表演不出来节目、抱头蹲下的女孩,可以在老师的怀抱里走下舞台;操场上,沐浴在早晨10点钟的阳光下,告诉那个爱笑的男孩,老师最愿意看到你笑起来的样子……关注烦恼,关注压力,关注负面,一电校园里,每一位老师都在用心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微心理,也收获着直抵人心的那份幸福。
用爱,用情,走近你
每个上学日,早晨7点50分,欢快的音乐响起。小学部的600多名学生站在青青草坪上,进入一电学校的特有时刻——晨操曦诵。
踏着《最美少年》的节拍,同学们一会伸伸手,一会踢踢腿,一会弯弯腰……由学校体育教师自编的“晨操”,集音乐、舞蹈、动作于一体,秉承简单、易学、好玩的宗旨,在动作的设计上,可以点点地,扭一扭,走鸭鸭步,超级酷!
图为一电学校同学们的晨操曦诵。
“在晨操曦诵中,同学们一声声的嘿!吼!哈!吞吐的也许是昨夜写不完作业的烦恼,可能是爸爸妈妈责备的苦恼,还可能是跟同学闹别扭的不开心。”李雁鸿说。
认真做完晨操后,同学们齐声诵读:“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音乐结束,进入“曦诵”。清晨明媚的阳光洒落在每一位同学的肩头,轻飘如同无物,却让人感到温暖。
“诵读篇目精选自《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笠翁对韵》等书目,要求学生每周背诵4首,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诵读欣赏古诗文的习惯,用六年的时间涵养学生‘诗书气’,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学校德育主任李玥介绍说。
在一电学校,“晨操曦诵”已坚持3年。“孩子们舒活了筋骨,抖擞了精神。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沐浴在阳光下,听鸟儿的鸣啭,告诉他们,你们的声音是让风听到的,你们的身体是让光照见的。”李雁鸿说。
“每个人左手食指朝上,放在前一个人的右掌心下,呈‘伞状’;右掌心放在后一人的左手指上,同样呈‘伞状’。当听到‘考试’一词,要做出左手逃离,不被同伴抓住;同时右手迅速抓同伴的食指。”6月9日周五下午2点30分,上课铃声响起,三年一班班主任巩梦琦讲完游戏规则后,一声“考试”,同学们兴奋而紧张地按照规则做着游戏,一节以“巧解失败促成长”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讲了。
图为三年一班教室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在进行。
三次游戏后,巩梦琦老师问“你抓住了别人几次,被同学抓住了几次?”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高兴有失望。
“有没有同学看见其他人没被抓住,自己被抓住了而沮丧难过呢?如何排解自己难过的心情呢?”巩梦琦老师随即问道。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失败,就像一个人走路不可能永远不会跌倒一样。但是当我们跌倒时,我们要做的是从原地爬起来振作精神,继续前进。”游戏结束,巩梦琦老师对课程进行总结。
“每个星期五,都会有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的主题都是同学们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游戏让孩子快速融入课堂,告诉孩子一些解决烦恼的小方法和人生道理。”
新学期,同学们睡不醒怎么办?考试结束,没考好怎么办?……一个个同学们都会遇到的小情绪,在一节节心理课堂上,得到解决。“老师和同学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同学们也愿意打开心扉向老师诉说自己的小烦恼。”李雁鸿说。
一周一次的心理课堂,心理与课堂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们在校园里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老师们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更是在师生频繁互动中,及时矫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用心,用行,指引你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初三学生模拟考试结束后,在教学楼5层的多功能室里,伴着歌曲《桃花朵朵开》的旋律,“为梦想 一起来 初三学生心理拓展活动”正式开始,欢快的音乐与同学们欢乐的笑声交融在一起。
图为“为梦想 一起来 初三学生心理拓展活动”现场。
李雁鸿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即将参加中考的80余名同学加油鼓劲。活动期间,没有激动昂扬的宣誓,没有离别前的伤感,只有舞台上一个个青春洋溢的笑脸。
“初三学生刚刚结束模拟考试,到了真正的冲刺阶段,是情绪容易爆发的阶段,很多孩子容易放弃。今天这节课,我就是想跟孩子们一起,放下学习,重新定义梦想。”李雁鸿说。
“桃花朵朵开”“萝卜蹲”“接力传球”三个游戏,不仅帮同学们缓解了压力,更有着心理教育的渗透。
在游戏“桃花朵朵开”中,和同伴们紧紧拥抱,感受来自同伴们身体的温暖,消逝内心的一些孤寂和落寞;游戏“萝卜蹲”,大家有起有落,如同不确定性太多的人生;游戏“接力传球”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成绩没有分数。
图为初三的同学们正在玩“接力传球”游戏。
“这次心理拓展活动,关注青少年成长需求,促进学习与精神的双成长。”2018年,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的李雁鸿,在担任一电学校校长后,结合自己20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多年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与团队成员共同提出“‘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关怀教育”办学模式,通过心理进课程系列活动及家校联系共同推进。
“心理健康建设不是放在校外一些心理咨询机构,而是放在学校,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患于未然。”李雁鸿说。
“我是一个美丽的泡泡,泡泡变大,泡泡变小……”操场上,一年级的同学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同样持有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的殷菁老师在圆圈中央。吹着夏日的风,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奔跑,感受大自然。
图为操场上一年级同学们正在玩“泡泡变大变小”游戏。
“这个游戏就是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完全放松自己,告诉他们,我们是校园的新主人,可以在安全的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殷菁老师说。
在“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关怀教育办学模式中,心理课程不仅在课堂上,还可以在校园里,每个年级的课程重点都有所不同。“一年级关注和自然的接触,二年级关注身体某一个器官,三年级、四年级应对学习上的困惑,高段学生则是个性化关注。”殷菁介绍。
2019年上半年,依托学校4名持有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的教师,李雁鸿开始建设心理基地。历经3年,打造了达到国家一流水平的200平米独立“金钥匙”心理咨询基地。在每周一至周五的特定时间内,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接待来访者。
在一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开展。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表演、集体游戏、互问互答等活动,渗透有关心理健康热点话题;每周开展“穿越电网”“松鼠搬家”“蜈蚣翻身”等户外心理拓展活动,为学生们舒缓身心压力,增进友谊,增强团队凝聚力……
图为在心理健康辅导站,李雁鸿给同学们上课。
“我想告诉孩子们,校园是小的,我们的世界是远的;汉字是小的,透过小小的汉字,你的思想能抵达的深度是无限的。”在一电学校,每个学期每个年级都会有半天到一天的研学时间,在研学中引领学生构建大视野大格局。
三年来,李雁鸿带着孩子们走到中华傅山园、晋祠公园、天龙山、太原市图书馆马克思书房、山西博物院……让孩子们走出校园,通过体力爆发,舒缓压力。
“心理课堂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需要一群人去引领、去陪伴。”在一电学校,每位老师都在沉下心思考,如何将心理和教育相结合,让家长们少一些烦恼;或者即使有了烦恼,如何帮助家长们化解。而一电学校的心理教育课堂,不仅仅面对的是学校里的学生,还进入社区提供亲子教育、婚姻家庭、情绪管理等心理咨询服务,为居民们送上一份温暖和关爱。
前不久的六一儿童节,一电校园的晚上灯火通明,爆米花、糖人、饮料……家长和老师一起,把自助餐厅搬进校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老师的爱,还有家长们的爱。一电的老师们,正用心、用爱、用情,给学生们提供最“贵”的教育。(摄影 王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