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聚焦供给侧创新 山西打开文旅发展新通路

发布时间:2023-06-28 11:03:00来源: 人民网-山西频道

  端午小长假期间,山西共接待旅游者1822.56万人次,同比增长21.3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3%。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成为“端午”假日旅游的特色和亮点。

  强劲复苏的旅游市场折射出旅游消费的旺盛需求。消费牵引供给,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文旅行业的市场需求产生了不可逆的重塑作用,高质量、低密度、生活化、旅居式成为新需求,沉浸、互动、体验式消费成为新业态。如何把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首届山西省文化旅游供给侧创新大会现场。

  6月27日,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首届山西省文化旅游供给侧创新大会在大同举办。“大家开讲”“他山之石”“供需对接”……国内文旅行业知名专家,结合文化旅游行业的政策导向、市场动向、产业方向,针对山西文旅供给侧创新的痛点、难点,把脉问诊。

  “文旅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文旅资源的比较优势,着力加强文旅供给侧改革创新,提升文旅产品、业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供给体系。”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指出,这既是首届山西文旅供给侧创新大会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是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把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求的具体实践。

  找坐标 文旅资源要有新认识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席建超看来,“结构性”是指供给侧的矛盾主要是“结构”而非“总量”。

  山西旅游资源有多丰富?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驰名中外、享誉全球;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居全国首位;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占到全国75%以上;素有“天下之脊”之称的大美太行在山西,华夏儿女共同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山西,造就了壶口瀑布、乾坤湾、老牛湾等自然奇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稳步推进;晋商故里,万里茶道的驼铃在欧亚大陆久久回荡;关庙之祖,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朝圣观光;洪洞“大槐树”则寄托了华夏儿女的不尽乡愁。

  山西的故事太多了,可吸引人的元素太多了,如何在既有的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增强吸引力?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认为,不要留恋过去固有的概念,山西首先需要对当下的文旅市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早在2023年2月,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就已指出,要提高认识,书写文旅思想解放之篇。从一味的做大转向做深、做透、做精准,山西这样布局:

  ——实施龙头景区梯次打造培育、高等级景区创建培育和A级旅游景区倍增计划,继续实施晋陕联创,完成乾坤湾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

  ——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支持和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化智慧化旅游景区,实现本体活化、体验优化、服务信息化;

  ——立足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优势,以文化内涵升华旅游体验,将旅游体验作为文化传播、衍生发展的载体,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单位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推动文旅产品多元业态融合;

  ——强化精准营销,聚焦“山西人游山西”“好邻居多走动”“山河守望 晋邻相亲”等活动,加强区域协作,加大国内市场营销力度,不断提升“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 夏养山西”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创方式 资源整合要有新逻辑

  说到阿那亚,肯定会提起最孤独的图书馆,而今,它已不仅仅是个图书馆,更是一种社区文化、社区生活。在“他山之石”环节,阿那亚首席品牌官田海成进行了案例分享。在田海成看来,每一个文旅项目都在回答一个时代问题。

  进入五月,《又见平遥》实景演出观众爆满,甚至一票难求。作为沉浸式文旅项目的肇始,该剧目通过场景打造、观演改善、氛围包装等手段,让游客从演出一开始就被故事、人物、场景包裹,不仅了解了现在的平遥,而且看到了过去的平遥。

  阿那亚不是旅游景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又见平遥》不仅是一场剧、一场戏,更是诠释古城、注解晋商的生动演绎。近年来,不少文旅项目都采用了场景化营销战略,场景化营销已经成为文化IP与旅游业融合的关键一环,持续吸引游客前去打卡消费。

  “这些密密麻麻的小颗粒状岩石,便是鲕粒灰岩了。大约5亿年前寒武纪时期,这里处于浅海环境,过饱和的碳酸钙围绕碎屑颗粒沉淀一圈包壳,周而复始,便形成鲕粒。”

  “迎春花的花瓣,六瓣为主,花朵朝上;连翘花为四瓣,花朵朝下。”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

  ……

  在长治市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景区导游专业的讲解进一步激发了游客的好奇心,而研学旅行已成为当地景区的主打品牌之一。端午假期,太行山大峡谷所辖八泉峡、红豆峡、青龙峡共接待游客6.9万人次,其中核心景区八泉峡共接待游客4.9万人次,是2019年的3倍多。

  好的内容即流量,好的运营实现留量。谁能打通产业链,持续产出有新意的内容,谁就将赢得主动权。放眼山西,一些景区正在用新玩法、新体验吸引游客,激活了更多消费新体验:

  在洪洞大槐树景区,“五一”假期启动运营的沉浸式体验馆、AR智能导览眼镜等,吸引了年轻群体纷纷前来潮玩、体验,让游客在大槐树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以互动的方式体验到炫酷科技带来的视觉感受;云丘山景区“云丘乐游”微信小程序上线后,游客通过手机搜索该小程序,就能了解景区范围内的景点、住宿、交通、美食等各种相关信息;山西文旅集团推出的“游山西”服务矩阵的智慧引导作用逐步显现,不仅具有魅力山西、5G直播、景区导览、智能行程、晋享好货、景区实时热榜等功能,还通过“聆听山西故事”“2023山西省A级景区门票优惠活动”等宣推专题页,为来晋游客提供一站式、高品质的服务。

  扩产业 消费市场要有新“爆点”

  “大同古城是大同市历史演变的见证者和承载者,我们应该如何强化顶层设计,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招商引资?”

  “相较于云冈石窟、悬空寺,大同古城的知名度低一点,但是,硬件配套设施可塑性强。古城要与二者结合打造沉浸式的体验中心,同时,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两个景区的旅游业态,让大同古城成为本地人和外地人都想去的景点。”

  “开源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前身是大同市煤气化总公司,有没有更好的思路实现产业园人气的快速升温?”

  “平型关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创新方式方法挖掘市场潜力? ”

  ……

供需双方现场对接。

  提需求,亮问题,做分析、给建议。在文化新体验、自然新风尚、乡村新生活三轮现场对接,供需双方围绕文旅发展的痛点难点进行了互动交流,达成合作意向的供需双方在现场进行了签约。

  思想交流、观点碰撞、方法互鉴,把握政策、捕捉市场、探索方向。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关键在于对人们需求的精准把握,在于对自身资源的清晰认知,在于对文旅发展的不懈追求。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山西正在促进旅游与文化、与乡村、与城市的深度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生态体系。

  此外,本次大会也是继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主办“文化和旅游新供给新需求对接活动”之后,国内首个省级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专项活动。

  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山西文旅将持续推进“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一方面继续对接知名供给企业,以顶层分析打开思路,以实战案例扩展思维,以供需对接建立平台;另一方面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依托山西深厚的历史底蕴、人文风情、自然风光,积极培育山西本土自主创新能力,共同推动山西文旅供给侧创新高质量发展。(图片由大同市新闻中心提供)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