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区:建设“清廉村居”示范点 实现乡村“有机治理”
清廉村居宣传牌靓丽醒目,朗朗上口的清廉宣传语点缀其间,随处可见的廉文化潜移默化,让村民受到清廉文化的熏陶……走进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北麓的青石桥村,浓浓的清廉氛围扑面而来。
随着建设“清廉村居”工作的推进,黄陂区大力营造清廉文化氛围,增强村党支部凝聚力,选取15个行政村重点打造清廉村居示范点,打造出一批“村党组织领导有力,党员干部廉洁勤勉,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三资’监管规范有序,村风民风淳正向善”的典型村组。建成了政治头脑清醒、发展思路清晰、工作重点清楚、村企关系亲清、人居环境清净、党员干部清廉的村居。
建设“清廉村居”示范点,为清廉治理提供样板
青石桥村共有9个自然湾,254户945人,其中已脱贫户28户、61人。曾连续获评市级基层先进党组织、市级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省级平安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为了推进清廉村居建设。黄陂区以“典型引路、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原则,围绕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完善监督机制、打造清廉文化阵地等方面,选取15个行政村重点打造“清廉村居”示范点,其中青石桥村获评“省级清廉村居建设典型”。
1个省级、5个市级、15个区级、98个街级典型村。黄陂区充分发挥先锋带动作用,大力营造清廉文化氛围。
在青石桥村,创新施行的“四学四力四有”支部工作法,不断筑牢基层“战斗保垒”。
所谓“四学”,即“跟进学习重要讲话、常态学习四史故事、共享学习业务知识、拓展学习创新思路”;“四力”,即村党组织引领力、社员农户创造力、联村国企创新力、驻村干部政治能力,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四有”是指矛盾化解有速度、关爱帮扶有温度、民主议事有广度、村务公开有透明度。有效提高了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能力,为基层清廉治理提供了“青石桥廉洁样板”。
该村负责人介绍,青石桥村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村两委每周议事制度和每月支部议事制度,开展“民主议事进村湾”,集合外出村民较多的实际拓展线上民主,在重要事项、重大问题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在这里,村务公开有透明度。该村重新制订、修订14项村级制度,激活沉睡制度,并逐一公开,补足村务运行制度短板。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实现公开经常化、规范化。建立村民微信群,实现重大村级事务即时公开。成立了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财务管理小组,万元以上由管理小组监督支出,并定期向党员大会、支委会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实现矛盾调解“见事早、判断准、解决快、治未病”。
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带动村民致富
走进黄陂区罗汉寺街白塘村,一幢幢具有乡村风情的精致别墅散落在山水丛林间,让人赏心悦目。新建20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200平方米卫生服务室、1200平方米文体广场,让村民生活舒适,办事便利。在这里,乡村产业也如火如荼发展着。
白塘是黄陂4大名塘之一,它的水域面积将近100亩,是黄陂西北部旱涝调蓄水的重要闸门,白塘村也因此而得名。“如今的白塘村已不再是过去‘老破旧’的景象,房舍精美,环境干净整洁,在家门口不仅能赚钱,还有好风光。”村书记吴海军介绍说。
食用菌是白塘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该村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之下,大力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武汉农业集团所属股权投资公司,罗汉寺街白塘片区5个村组成合作联社,引进湖南一家专业鸡枞种植民营企业,三方共同出资成立武汉农之兴科技公司,共同打造珍稀食用菌工厂化种植示范园项目。采用“国企+合作联社+民企”运作模式,将国企与村集体捆绑成利益共同体,三方共同发力、共享收益、共担风险。2022年累计生产毛菇12万斤,净菇7万斤,带动村民及村集体创收50余万元。不仅合理利用了片区低效无效资源,而且增加了村民及村集体收入,成为黄陂区“国企联村”行动的标杆。
该村还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加强对村级事务运行的监督检查。要求各村强化“三务”公开制度,定期在公开栏对党务信息、工作动态、村务、“三资”管理、民生等内容及时进行公开,明晰村级治理的权力边界。通过纪工委、纪检委员和群众的三方参与,加强对基层小微权力和村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开创“清廉村居”建设新局面。
白塘村只是黄陂区清廉村居建设的一个缩影。在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全国200个先进集体入选。黄陂区农业农村局获得表彰,成为武汉市唯一受表彰集体。
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落实“四张清单”
去年以来,黄陂区印发了《黄陂区清廉村居示范联系点工作管理制度》、《黄陂区清廉村居建设标准(试行)》和《2022年黄陂区清廉村居建设考评细则》,成立了清廉村居建设工作专班,稳步推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
规范村级管理监督体系。黄陂区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为抓手,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
黄陂区新博村是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浪河镇搬迁至该区的3个安置点中规模最大的移民建制村,也是土地条件最差的一个村,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127户565人。
“如何引导村里发展产业,提升农民收入,是摆在面前的难题。”黄陂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党员带头发展产业,村党支部创新尝试领办合作社,村集体与6家农户共同入股,成立武汉楚尚道黄酒专业合作社,打造新博黄酒。还建立了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中心户联系企业的“3+1”对接制度,发展了餐饮、苗木花卉、服装加工、食品加工、建材组装等产业。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党员干部的廉洁被放在重要位置。该村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村“两委”干部自身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村“两委”干部也主动严格落实相关规定。
通过实行村规民约积分化管理,激发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该村组建“乡贤参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将村务全部置于村民的监督之下,让村里的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为清廉村居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2年新博村召开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大会,推进“村社分账”改革试点工作,走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新路子。
“全区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紧盯资产资源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债权债务管控、工程项目管理、集体经济审计等五个关键环节,精准识别管理漏洞和廉洁风险,通过排查清理一批、严肃查处一批、规范指导一批、示范引领一批,整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不规范、资产管理不到位、合同不规范、财务管理不规范、债权债务管控不严格、承接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审计走过场以及其他资产管理方面问题。”黄陂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陈一珺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