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丰台方庄:“一核四链一网”为社区治理装上“智惠路由器”

发布时间:2023-07-25 16:50:00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为发挥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和在职党员作用,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丰台区方庄街道芳星园三区社区党委成立“星援志愿者之家”,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中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星援志愿者之家”以功能型党支部为核心,党建引领“四链一网”——社区志愿人才链、信息链、服务链和资源链,形成社区志愿服务网络,赋能社区养老,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夯实社区志愿服务根基

  为充分发挥社区在职党员专业优势和职业技能,社区党委成立“星援志愿者”功能型党支部,以“地缘”为纽带,成立星援志愿者服务群,每月公布两次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双报到党员按照社区网格划分和志愿服务类型,可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项目中来,解决辖区居民实际困难。在“双创”工作中,星援志愿者功能型党支部结合“双报到”党员实际情况,划分党小组,认领志愿服务内容,开展垃圾分类、飞线治理、共享单车拜访等活动,积极带动广大居民理解、支持、参与创城创卫活动。

  激活党员专业“储备”,打造社区志愿人才链

  志愿者队伍成立重在社区人才挖掘。星援志愿者初创于防疫星三社区志愿铁军,最初只有15-20人左右。疫情结束之后社区党委牵头组织人员招募,推动队伍完整化和规范化,着力吸收社区内60岁以下具有热情和公益心的青壮居民。如今志愿队伍持续扩大,截至目前已有50人左右,平均年龄33.5岁,其中党员占比高达80%左右。此外,队伍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能人”,包括中央部委机关、在职教师、消防中队、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社区商户等多行业领域人才,形成了全方面、跨领域的人才链,为后续开展多层次的志愿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党建协调委员会助力,打造社区志愿资源链

  星三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有效整合党建协调委员会各项资源,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作用,进一步整合成员单位专业资源和人才资源等优势资源,辖区单位哆来咪为幼儿举办录音棚唱诗词活动、协同南方庄医院提供上门取药、联系消防队员燃气公司提供老年人安全检查、组织蜀峰楼餐饮店为社区老年人做助老餐、老年人免费上门理发、普兰德洗衣店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洗衣券、足球俱乐部联系卡美尔公司代理提供志愿者服装、设置跳蚤市场广告牌吸引辖区单位参与等。结合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三项清单”,明确协商共建机制,定期召开党建协调委员会星援志愿者服务专题会议,有效促进资源跨界整合,形成了多方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整体合力。

  居民需求精准“把脉”,打造网格化党建服务信息链

  “我们社区老龄化严重,关照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社区人手有限,无法满足全部老人的照护需求,因此我们发动志愿者成立了‘星援志愿者之家’,共同照护需要帮助的老邻居,增加邻里情。”作为社区的“百事通”党委书记,冯建欣说到,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和区域化党建工作,精准“把脉”居民需求,与党建协调委员会三项清单相结合,形成志愿服务“三项清单”,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并将队伍细分为方案策划组、慰老服务组、心理辅导组、社区单位组、安全防范组、文体组等专项小组,实行动态管理。

  居民服务规范“策源”,打造社区志愿服务链

  为进一步促进志愿者队伍组织化发展,星援志愿者队伍明确服务机制和管理模式。志愿服务流程方面,根据居民需求进行项目策划,通过“掌上四合院”、宣传栏等多渠道宣传,发动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主动认领,形成“设计策划-宣传动员-组织开展-过程记录-总结反馈”志愿服务全流程管理。志愿服务项目方面,以“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为主力,分组包片进行网格管理,建立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台账,强化定期联系制度,做好每周一次家访、每月一次生活服务,开展为金婚夫妻录制《金婚颂》送祝福等特色活动。特色服务策源方面,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形成联动,策划跳蚤市场、幼儿读书会、参观消防支队等一系列特色项目,形成了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志愿服务链,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目前星援志愿队伍将近有50人,大部分都是在职党员,他们无论是在专业技能还是知识储备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星援志愿者队伍骨干王旭达描述道,“如果出现应急和突发状况,我们的队伍能迅速扩容至200-300人左右。这些人都来自于辖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比如蜀峰楼、二小、二幼大概分别有20人到30人的队伍,燃气公司、消防中队、自来水公司等也都会积极配合,各方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芳星园三区社区党委书记冯建欣同志介绍,社区党委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立足于社区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以社区党委为核心,辖区单位党组织、非公企业等多元联动治理机制,引导星援志愿者队伍发挥智能、惠民利民的“路由器”功能,以“弘扬志愿精神、营造公益氛围、实现多元共治”为宗旨和目标,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完善和创新,促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格局。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