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宁波市专项治理村经济合作社领域突出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27 16:31:00来源: 宁波日报

  日前,宁海深甽镇纪委在检查中发现某村在未经合法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且买卖行为未进入镇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交易的情况下,直接将村集体所有的一处房产出售给一村民,而且该款项未入村集体账户。

  经查,这笔购房款虽然没有进入村干部自己的“腰包”,但已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该镇党委给予该村原村干部张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镇纪委对其他3名村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同时,镇纪委坚持以案促改,聚焦“账外账”等廉政风险点,督促全镇完善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宁波市纪委监委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聚焦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村经济合作社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宁波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靠前监督,推动专项治理有序开展,围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使用、经营、分配、监督过程中存在的贪污受贿、谋取私利、违规经营、权力寻租、资产流失、失职渎职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回头看”,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集体“三资”领域全覆盖、问题治理化解全覆盖。

  聚焦村经济合作社腐败的关键环节,宁波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多级联动,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摸排村经济合作社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全面建立定期会商、问题起底、线索发现、线索移送、问题整改、问题查处、督办问责、公开通报等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专项治理工作闭环。

  通过专项治理,各地创新推出一系列加强“三资”管理的新举措。宁海深甽镇针对上述某村集体资产处置不规范的问题,及时总结教训,成立了由“三资”中心、司法所、村建办组成的村级资产资源处置“合议庭”,对村级经济合同的合法合规合理性联合审查,对承包租赁款兑现情况进行预警预告、对闲置资产资源进行清理盘活,有效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宁波江北区创新开发“智管家”数字化应用,将农村“三务”信息、人员信息、资产经营信息等内容全部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汇集融入“公开码”,对群众和部门公开,并结合年度清产核资,协同资规、经信等部门,明确资产边界、现状位置、四至范围等信息,运用数字化手段,对集体资产信息进行赋码,形成“一物一码”。

  据统计,截至6月底,宁波市共组织专项治理检查49次,查出问题212件,推动整改问题169件,新建和完善制度5条。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