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金华95后小伙用手工艺助力亚运

发布时间:2023-08-08 11:31:00来源: 金华日报

  如果家里的纸用不完,大家会拿来做什么呢?折一个纸飞机、小船、小青蛙、小蝴蝶,还是剪纸、刻纸、做花灯、纸扎花?金华的95后小伙邵路杰选择了盘纸,并将其作为事业乐此不疲。最近,他做的盘纸版杭州亚运会“三小只”成了市民爱不释手的文创产品。

  什么是盘纸?

  盘纸的历史在中国非常悠久,盛行于江浙一带,是常见的民间装饰和节庆用品,以纸的自身颜色搭配及纸张独特的肌理效果为基础元素,将其裁剪成各种形状,然后运用牙签、小棒等手工艺刀具,经过细致地卷、粘、捏、压、折、搓、盘、剪、拼等手法,来组合制作成一件件工艺品。

  “我是从老一辈手上学习的,现在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盘纸这门手艺了。”邵路杰说,他的曾祖父曾从事这一行业,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手艺没能得到完善传承。如今,在他的努力下,盘纸技艺正在继承中创新变化,渐渐为人所知。

  盘纸版“三小只”深受喜爱

  在工作室见到邵路杰时,这个外表文静清秀的小伙,正左手引导彩纸,右手捏着小镊子辅助,卷卷捻捻,细致而专注地忙碌着。只见他一双巧手如同魔术师,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宸宸”。“这是我们工作室去年推出的亚运创意作品,现在很受大众喜爱。”邵路杰说。

  邵路杰大学读的是工科专业,与盘纸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因为自小喜爱绘画和手工,自从2016年从姑姑那里学到盘纸这门技艺后,他迅速被其魅力俘获,一心扑在钻研技艺上。从最初模仿长辈的花卉作品,到如今将绘画和盘纸技艺结合,他创作出一批具有现代、国潮元素的作品,让非遗文化、传统技艺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其中,近期颇受欢迎的莫过于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吉祥物“三小只”作品“琮琮”“宸宸”“莲莲”。邵路杰表示,能够受到认可、用手工为亚运助力,实属意外之喜。

  “以往,制作盘纸最难的是把二维的图案变成三维的形象,但对于‘三小只’,则难在从三维简化为二维。”邵路杰说,这个创意作品他花费了3个多月时间才最终定稿,在纸条深浅变化、腿部鱼鳞纹理如何体现等多处细节处理上思考良多。“我们从原版的A4纸大小,将‘三小只’缩小简化到如今的15cm×20cm尺寸大小,大幅降低了制作难度,也更有利于制作传播。”

  “三小只”的作品面市后很快受到大众的喜爱,销量很不错。2023年的第17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上,主办方特意为他留出了一个专属展位作展示。

  7月,他还围绕杭州第19届亚运会,制作了100多件作品,将其拼成一幅巨大的展板,受邀在杭州展出。

  盘纸文创放光彩

  一根根纸条塑造出人、物乃至场景,融入了爱,有了生命活力。“除了亚运主题的盘纸,我还结合现代工艺及金华元素做了不少文创伴手礼。”邵路杰说,他的盘纸创意作品一直在传承中变化,从最早期的古老花卉,到中期的现代花篮、花束,再到如今的万佛塔、八咏楼、智者寺等地标性建筑盘纸文创作品,结合现代审美,紧跟时代潮流。

  “盘纸技艺是独特而多元的。”邵路杰说,这些年,随着他送盘纸课堂进学校、进展会,把盘纸技艺发布到众多线上平台,越来越多人关注、喜欢上了这门技艺。他的盘纸作品也被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前段时间,香港有个朋友来联系我,表示很喜欢盘纸的文创产品,想要在当地开一家专售盘纸作品的店。”

  “盘纸虽小,却承载着推介区域特色文化、人文历史的重要功能,现在越来越多人愿意为优质文创产品买单,将文创产品当作容器,把文化印记带回家。”邵路杰说,他将继续把现代工艺、金华元素与盘纸技艺相结合,将其制作成一件件别出心裁的文创伴手礼,让盘纸技艺在现代文创产业中绽放新的光彩。2023年,他还谋划着新开一家盘纸陈列馆,让更多人有机会品鉴这项技艺的独特魅力,让这技艺经久不息、代代相传。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