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吉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发布时间:2023-08-08 16:26:00来源: 人民网-吉林频道

  7月20日,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吉林省委宣传部组织中省直媒体在全省开展“牢记嘱托 踔厉奋进”主题调研采访活动。采访团前往四平市、白城市等地。

  升级“梨树模式”,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四平市梨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中国黑土区的中部。生长在东北的孩子,自幼便在潜移默化中深知,生活的地方是片沃土,有“一两土二两油”的比喻,这里肥沃的土地也孕育着东北人宽厚的性格。

  来到梨树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眼前是连成片的翠绿庄稼,长势壮实、喜人。正是日头强时,放眼望去,叶秆却精神得很。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蹲下身,抓起地垄旁覆盖的秸秆抠出下面的土壤,那土依然是潮湿的。基地以“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即“梨树模式”为核心,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建立秸秆覆盖、播种—施肥—除草—防病及收获全程机械化的技术体系,实施“生产基地+合作社+企业”的产业模式,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进行整合、嫁接,实现农户“订单生产”。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语重心长地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而人们口口相传、夸赞不已的“梨树模式”到底是什么?

  《农民日报》以“非‘镰刀弯’地区玉米怎么种——‘梨树模式’值得借鉴”为题进行了整版报道,“梨树模式”就此得名。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表示,“梨树模式”的要义就是秸秆覆盖还田,因为只有秸秆覆盖还田,才能保持土壤水分、防治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土壤肥力、减少土壤耕作、节约成本等。说白了,“秸秆覆盖”就是给大地“穿衣盖被”。“梨树模式”形成,不仅有专家的成果,还有农民的智慧。当地与中国农业大学形成了政府、科研、企业、农技推广、合作社“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农民也在不断完善总结。

  谈到3年来的变化,王贵满总有唠不完的嗑:第一,最大的变化就是“意识”,整个社会“黑土地保护”的意识基本形成,政府也明确了“黑土地保护”的方向和目标。第二,“梨树模式”推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2年梨树县推广面积285万亩全覆盖,实现了适宜区域的全覆盖。目前,“梨树模式”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单元”从概念变为了现实,“单元模式”是以合作社为主体,政府主导,金融、粮贸、保险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等为一体的生产格局。通过单元建设,从机制上构建全社会推广“梨树模式”的格局,规范化标准化推广“梨树模式”。第三,通过3年的时间,免耕播种机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免耕播种更加简便、精准。第四,在梨树县结合半山区、低洼易涝区和风沙区建立了5个万亩示范方,集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十几家科研单位,计划通过几年的时间,完成不同区域“梨树模式”的技术体系建设,基地也从技术层面向纵深发展。

  四平市梨树县通过创建国家“梨树模式”黑土地保护标准化示范区,实施标准化管理机制,提高黑土地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县域经济发展。

  截至2022年年末,四平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吉林省唯一水土保持示范园落户四平。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推广面积3283万亩,位居全国第一位。

  “良田+良种+良法”,“大安模式”在这里推广

  10多年前,记者曾无意间到过天津塘沽的一处盐碱地,看见一种在吉林少见的蜻蜓到处盘旋,一旦蜻蜓碰到坑洼不平的地面便被粘上,动弹不得,那是记者第一次见识到盐碱地的厉害。

  当记者站在白城市镇赉县稻田边,跟当地工作人员谈起之前的经历时,他介绍说:“这里和沿海的盐碱地又是不同,这里是苏打盐碱地”,盐碱成分主要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区域内不仅盐分高,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碱性,对作物既会造成盐害还会造成碱害,使得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这里的人们一直在和盐碱地“较劲”,但他们并不是“单打独斗”——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苏打盐碱地成因、类型、分布、理化性质、季节变化特征等进行研究,探索盐碱地改良方法。经反复实际论证,“以稻治碱”成为改良吉林省西部盐碱地行之有效的方法。1988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派4位水稻专家长期驻扎嘎什根乡开展科技试验示范工作并建立水稻试验示范基地,如今在这里默默耕耘的已是第三代农科人。

  见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镇赉县嘎什根乡科技副乡长马巍时,他刚讲课回来。利落地套上齐腿的水靴穿上白大褂,马巍带着记者奔到田里细数起水田里种的宝贝疙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稻不光要产量高,产出的稻米还要更好吃,未来我们在这儿还要针对当地生产实际需求开展优质食味稻米的选育工作。”作为一名80后的科技工作者,乡里乡亲都爱称马巍为“我们的‘马博士’”,他成了当地百姓打心底服气的水稻专家。“医者父母心”,在大伙儿看来,他是盐碱地的“稻田医生”,有啥毛病,只要有马巍在,心里就托底。一年365天,单位和家都在公主岭的他,有200多天都把自己“扎”在了嘎什根乡,“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把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带过来,通过种植示范真正将科技成果‘种’在百姓身边,让他们能亲眼看到。采取科技培训结合现场观摩技术示范的形式,‘以点带面’,首先示范教会当地技术人员、种粮大户和能手,再通过他们去引领示范、传播,以裂变的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前就能了解新品种的特征特性,掌握新技术,这样他们就更容易去接受。”只要是谈起工作,谈起水稻,马巍总是滔滔不绝。

  截至2022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已在嘎什根实验站累计筛选了耐盐碱水稻品种272个、适宜吉林省西部的优质丰产耐盐碱水稻品种15个、耐盐碱能力强的水稻品种6个、耐盐碱中等水稻品种22个。实验站改良当年水稻产量由原来2019年的每公顷1000斤提升到每公顷超16000斤,并实现每公顷节水灌溉10.3%~12.6%,减少氮肥施用10.8%~15.2%。

  去年,马巍他们还致力于“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嘎什根引嫩江水,水质好,他们就指导镇赉县稻田养蟹——这里的弱碱环境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在碱性的环境下,才能形成硬壳,恼人的弱势又显示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站在嘎什根乡的土地上,成片挺实的水稻与寸草不生的荒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片片水稻组成的“绿洲”带给了人们新的希望。

  镇赉县嘎什根乡实施“以稻治涝、以稻治碱”,自从种出了第一批水稻尝到甜头后,嘎什根乡及东部各乡镇便开始大面积开垦并以种稻的方式改良周边的盐碱土地。目前嘎什根乡水田面积超22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吉林省水稻第一大乡。镇赉县也总结了关于盐碱地治理的成功模式和经验,“以水治碱”成了镇赉县盐碱地改造最常见的方法。

  2022年9月,白城市所辖的大安市、镇赉县获批为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县。试点工作从2023年起到2025年止,预计增产粮食5.2亿斤。吉林省各地科学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发掘耕地后备资源潜能,2022年实施补充耕地项目99个,实现新增耕地37万亩。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守住“黑土粮仓”

  近年,吉林省在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中,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夯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发展根基。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330万亩,约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2.8%,建成了一大批旱能浇、涝能排、高产稳产的“良田”地块。

  吉林省坚持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建设农用机井35.7万眼,全省有效灌溉面积2980万亩,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春季抗旱保苗能力。在中部雨养农业区,实施农田沟渠清理整治工程,2022年秋季以来全省累计整治田沟、毛渠、斗渠17601.83公里,农田作业区域基本实现沟相连、渠通畅。在东部丘陵漫岗山区,突出水蚀沟治理和田块整治工作,推进农田宜机化作业。

  为破解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缺失难题,吉林省创新开展“三好良田”认定工作,今年首批在全省范围内培育选树10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好、使用好、管护好的示范田块,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田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建一块,成一块”,稳定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增产、促增收,保生产、惠民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吉林省想要守住耕地红线,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如何压实党政同责、分级保护、逐级负责责任体系,破解“人”的难题?

  2021年吉林省“田长制”诞生。作为“优质玉米之都”的四平市,探索推广“田长+纪检组长”“田长+检察长”“田长+法院院长”“田长+公安局长”协作机制,多部门、多领域同向发力,织牢编密耕地保护防护网。

  2022年,吉林省分级建立田长体系,全流程、全链条、全覆盖的农田保护机制和监管网络搭建形成,各地共设置总田长152名、田长9787名,耕地保护防护网进一步织就。

  2022年,吉林省各地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任务,全省划定耕地红线保护面积10944万亩,较上轮增加1844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8202万亩,较上轮增加822万亩。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吉林省将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提升耕地质量、强化耕地保护监督执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守住“黑土粮仓”,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