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安徽郎溪:“夜校”办进村 农民当学生

发布时间:2023-09-13 10:49:00来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眼瞅着白露已过,就要迎来秋分,这阵子正是田间水稻灌浆的关键期。家住宣城市郎溪县新发镇双桥村的周波,正惦记着水稻病虫害防治的事儿。

  “大伙注意啦,今晚6点半,夜校要讲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地址还在村委会会议室,有兴趣的别忘来!”村民组微信群里的这则通知,让老周早早忙完白天的活,好腾出时间去夜校上课。

  老周今年53岁,是村里头的种粮大户,不仅种植面积多,而且种植经验足,180亩稻田一种就是10来年,算得上是种粮的“老把式”。

  “目前水稻长得挺好,就是眼下到了灌浆期,预防病虫害直接关系到亩均单产。”老周担心地说。

 

当天的培训主题是水稻病虫害防治。高一帆摄

  双桥村属于典型的圩区,全村共有622户1976人,村子有大小圩口三个,钟桥河穿村而过,村庄的水资源尤为丰富。近年来,村两委班子致力做好水文章,水稻种植、稻虾混养、青虾养殖都是村里的主导产业。

  6点半,天刚擦黑,当白天的人声鼎沸渐渐归于宁静,位于村委会的“农民夜校”却逐渐热闹起来,赶来的村民越聚越多,桌椅已经不够坐,很多人还特地搬来板凳,坐在最后一排。

  “病虫害防治,怎么防?如何防出效果?”郎溪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郑建华作为本期夜校的“客座教授”,在当天的课堂上开门见山。

  “首选要选好抗病品种,其次要合理施肥,科学管水也很重要,水是水稻的命,同时也是水稻生病的源,要浅水勤灌……”对着提前备好的PPT,郑建华在台上说得认真,村民们在下面听得仔细。

 

郎溪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郑建华现场授课。高一帆摄

  虽然鲜有村民拿出纸和笔边听边记,但不少都打开了手机录音功能,准备课后再慢慢消化。听到尽兴处,有的村民还不忘举手现场讨教;讲到心坎里,大家也会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有心的老周,则边听边仔细核对自己在水田里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流程。他对“农民夜校”的这种信任并非偶然。

  由于家就住在村委会隔壁,自“农民夜校”开办至今,老周是一期都没落下过,从最初的家政服务指导,到后来的梅渚素鸡烹饪,再到稻虾混养技术传授和水稻病虫害防治,在老周眼里,“总能学到新东西,就拿家政服务来说,照顾家里老人孩子也非常实用。”

  “‘农民夜校’的开课主题以村民需求为主,缺什么就讲什么,用什么就教什么,老师们讲得接地气,让村民们受益匪浅,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双桥村党支部书记宗城志说,夜校不仅点亮了农村的“夜生活”,也把群众引上了“致富路”。

  几期夜校开办下来,参加的村民越来越多,开课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让宗城志打心里头欣慰,看得出双桥村人不断学习的态度,“农民夜校”也正是在鼓励学习的氛围中被大家伙所认可。

 

课前签到。高一帆摄

  身为一名党员,养殖大户王宏伢在不断扩大稻虾混养的同时,自然不忘带着村民一起干。如今,村里青虾养殖面积增至500亩,稻虾混养面积更是增加到了2000多亩。

  相比较老周来夜校当学生,王宏伢还有一重身份,就是组织养殖户们进行课后交流,“那次夜校上课1小时,交流2小时,课后大家意犹未尽、兴致不减。”王宏伢回忆说。

  “夜校开办的初衷就是在‘实战中学习,在学习中实战’。”宗城志感叹道,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学习经验,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更好地前行。

  自“农民夜校”开办以来,双桥村已经举办了六期,上课内容就是农民最关心的身边事,村里发展什么产业,村民最想听什么内容,就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村里的“土专家”来讲,每个季度至少开课一次。

  “把理论讲通俗,把政策说明白,让农村群众有空听、听得懂、愿意听、能实践。”宗城志告诉记者,双桥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让村民们更渴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农民夜校”就成了特别受用的平台,对乡村振兴大有裨益。

  学技术、聊产业、拉家常,“农民夜校”也成为郎溪县农村新风貌的汇聚点。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级“农民夜校”68所,年均开课260多场,上万人到校听课并从中受益。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