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安徽青阳:一条廊道连起“绿色”转型梦

发布时间:2023-09-20 15:21:00来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我们所在的位置是4号隧道,全长1.58公里,是全线最长隧道。工程建设采用分段起爆等方式,我们在不延误工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周边村庄的影响,目前完成钢筋加工厂、龙门吊等临建工程,正式开始进洞施工。”近日,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酉华镇矿产品运输廊道施工现场,中铁二十五局项目负责人郭军荣紧盯施工进度,不敢有丝毫懈怠。

  翻开青阳县廊道建设规划线路图纸,只见一条绿色加粗的线连接东西,从酉华镇白云岩矿区,一直通向童埠码头集散区。这条长约22.97公里的路线,就是郭军荣及其团队夜以继日挖掘的廊道工程,它既是省级重点项目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的配套工程,也承载着青阳县矿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绿色梦想”。

  青阳县地处皖南山区,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巨大,酉华镇及周边地域的石灰石更是以质优量大闻名于国内外。多年来,当地的矿产品加工企业众多,但产业结构偏向粗放型炼钢辅料、工业基础填料,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激烈。随着“双碳”目标确定,绿色成为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矿产品资源利用由粗放开发向集约高效转变,是青阳县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9年,安徽宝武集团看中青阳的矿产资源,来此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计划构建一条从矿石开采到镁合金深加工应用的全镁产业链。大好机遇面前,青阳县果断将镁铝轻合金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当地矿产资源开发从“散”到“聚”、资源利用从“粗”到“精”。为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镁铝轻合金特色产业集群,青阳县优化矿业规划布局,依托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结合原有童埠港口和产业园区,形成“矿-廊-园-港”一体化建设模式,同步推进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高质量的发展环境聚企成链、聚链成势。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该县根据市级绿色矿山创建准入标准,实施市县两级联创、企业主建、联合验收、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有序推进酉华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县拥有市级绿色矿山24家,其中2家矿山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3家矿山参与省级绿色矿山遴选。

  打造生态产业园区——该县通过关闭、资源整合的方式调整优化采矿权,减少区内矿山裸露面积;依托童埠宝镁深加工产业园区,逐步推动实施“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铸造-镁合金加工-加工应用”的镁基计划,促进金属矿产品加工向低能耗、绿色化方向提质改造。

  建设水上商贸支点——该县加快补齐“临江却不靠江”的交通短板,投资1.9亿元对童埠港口进行改扩建,建成泊位7个,年设计吞吐量1200万吨,待宝镁轻合金项目正式达产后,将继续对港口进行改造升级,未来童埠港将成为连通沿江城市的水上商贸支点。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项项目标的完成,见证青阳把绿色发展要求落实到矿产资源采选、加工、运输每一个点位。而廊道,则是串点成线的重要一环。

  矿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仅给交通带来压力,还易造成粉尘飞扬、车辆抛撒等二次污染,运输廊道因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高效环保的优点,成为矿产品运输的首选。为此,青阳县专门组织人员前往其他地区考察学习,交流探讨矿产品廊道运输项目的实施流程、运作模式、车辆处理等问题,结合青阳实际,制定酉华镇白云岩矿区到童埠码头的廊道建设方案。该廊道分三段施工,计划2024年底投入使用,届时白云石从矿山开采出来后,经由这条“绿色通道”运往宝镁厂区深加工,最后从童埠港通江入海,变成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真金白银。

  “运矿大货车在公路上行驶,容易损坏道路,带来的粉尘污染也让周边老百姓怨声载道。廊道建成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矿产品运输的成本会降低,效率却得到极大的提高。”提起这条路,青阳县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感慨道,“可以说,这是一条群众、企业和政府都在翘首以盼的路。”

  在酉华镇黄家山的廊道施工现场,满山树木林立,工人们在隧道里穿山凿洞、搭建拱架,另有一批人整治边坡,进行绿化修复。炎热的天气没有阻碍建设者的脚步,他们操纵机器、挥起工具,小心翼翼打通“从山这头到山那头”的隧道,也是带着全青阳人的期盼,串联起一条矿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康庄大道。(杨桓 方繁)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