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沛县推进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 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0-09 16:04:00来源: 徐州日报

  ●编者按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明确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省级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全力开展“六强六化”行动,着力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六强六化”,指的是突出农业标准化,打造质量强农业;突出农业绿色化,打造生态强农业;突出农业设施化,打造装备强农业;突出农业智慧化,打造数字强农业;突出农业园区化,打造主体强农业;突出农业融合化,打造链条强农业。

  沛县是苏北农业大县,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产粮大县”等荣誉称号,农业农村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具备创建先行区的基础条件。

  今起,本报聚焦沛县“六强六化”建设,看沛县如何通过探索农业现代化建设新模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沛县以创建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为抓手,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模式,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绿色化、设施化、智慧化、园区化、融合化发展。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现场调研沛县“六强六化”建设,亲身感受建设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火热场面。

  突出标准强质量

  九月末,秋风轻拂沛县大地,秋收画卷渐次展开。走进栖山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一列列整齐排布的玉米秆上挂着一个个结实的玉米棒,中间套种的大豆也结出了饱满的豆荚,一高一低长势甚是喜人。

  “我们通过调整农作物行距、株距,在不减少玉米亩株情况下,以‘优良品种+种子包衣+精量播种+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为标准化配套技术,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又多收了一季豆。”栖山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李腾介绍。

  带状复合种植主打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而高标准农田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硬件短缺等问题,让农田从“望天田”变成“吨粮田”。

  在栖山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开挖沟渠、稳固基础、浇筑钢筋笼。

  如何体现高标准?通俗地说,就是“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

  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朱寨镇种粮大户贺莉最直观的感受是:路修好了,农用车能开进田间地头,“以前灌溉设施不完善,农田亩产上不去,现在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用水、用肥同比下降5%。”

  多年来,沛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促进粮食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目前,全县新建高标准农田10.9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达95.6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9%,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全覆盖。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9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占比达80%。”沛县农业农村局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兆磊介绍。

  2023年,沛县已完成夏粮小麦播种面积65.44万亩,总产5.37亿斤;完成秋粮播种面积85.08万亩,全县基本形成了“东粮、西果、南菜、北渔”的产业格局,集成了生态健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林下复合种养等一批高效生产模式。

  突出绿色强生态

  9月21日一早,在龙固镇镇西社区采煤塌陷修复区的润沃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农场理事长武世川将渔网一撒一提,十几只均重在一斤以上的加州鲈鱼即刻浮出水面。

  “鲈鱼生活的最适水温在20℃-30℃,要求每升水的容氧量在1.5毫升以上。”介绍起鲈鱼习性,武世川如数家珍。

  鱼塘周围,长满了武世川栽种的空心菜。“养殖水经过过滤、净化,植物根系会自动将其吸收,这有效促进了植物生长,长出的蔬菜新鲜又美味。”武世川说,塘中鱼儿偶尔也会吃菜,此种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循环种养体系,提高了生态水平和经济效益。

  目前,这个繁育基地已扩充至300多亩,500万尾加州鲈鱼陆续由此“游”向全国各地,亩均收益1万多元。

  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除了种养结合,更要变废为宝。

  作为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设重点县,沛县探索建立秸秆收、储、运、用全环节综合利用模式,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运营机制,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

  农忙时节,位于沛城街道李集村的江苏鸿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草场上堆满了方形或圆柱形的成捆秸秆。公司负责人叶天才告诉记者,秸秆收储范围以沛城街道为中心,辐射湖西农场、胡寨、汉源、大屯、杨屯等,“收储总面积约10万亩,一年的收储量在2万吨左右。”

  加工车间里,一堆堆秸秆被送进粉碎机,经粉碎、搅拌、压缩等工序后,制作成为颗粒饲料,“收储完后,我们深加工成饲料再往外销,主要销往内蒙古、山西、四川、贵州、云南、青海等地,造纸原料销往山东,菌菇基料则销往江苏、福建、贵州、云南。”叶天才介绍说,每年夏秋两季,秸秆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

  沛县正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推进循环产业链建设,打造成为全省生态循环低碳发展示范园,促进农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双赢”。

  突出设施强装备

  走进安国镇豪杰苗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高标准瓜菜育苗和早春西瓜种植基地,一排排包菜、芦笋、西瓜苗齐齐探出脑袋……要说这些蔬菜和水果的共同点,除了铆足了劲儿向上长外,它们还都是设施农业的产物。

  近年来,沛县紧盯农业现代化,突出强装备,通过发展设施农业,以科技为支撑,为农业植入聪明大脑,让果蔬统统住进“智能房”。

  被誉为“全国瓜菜产业强镇”的安国镇紧紧围绕全市“两带两圈多点”整体规划布局,打造设施瓜菜生产基地。

  “以往附近百姓都从外地运苗,现在方便多了。这一排就有30000株,至少够种十亩地。我们每年能出几百万株苗,出苗速度可以控制,收益连年翻番,比以前只种西瓜强多了。靠设施、靠科学,咱底气更足了!”负责人高丕坡笑道。

  “全镇设施瓜菜面积共3万余亩,核心区上海外延瓜菜生产基地1.2万亩、瓜菜育苗中心60亩。基地西瓜平均亩产值达15000元—20000元,亩效益达10000元—15000元。今年上海外延瓜菜生产基地西瓜产量6万吨,产值达2.4亿元。”安国镇副镇长曹家厂说。

  近年来,沛县实施农产品加工补链行动,重点开展省级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一批冷链物流、稻米加工及仓储升级改造等项目陆续建成。

  在魏庙镇徐州广勤米业有限公司稻米烘干和加工车间里,数条现代化烘干设备机组、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全速作业。

  公司总经理郑茂栋介绍,该项目是县、镇重点工程,新建1500吨级圆筒仓10座、平房仓6座,年可形成储粮8万吨、日烘干能力2500吨、生产能力25万吨的生产经营规模,目前公司正着力筹备三期稻壳气化发电项目建设。

  在杨屯镇江苏育龙粮油有限公司,稻米加工从脱壳、色选、抛光到装袋等所有环节均实现了自动化。面对记者,公司负责人杜宗常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日处理稻谷能力不足300吨,企业于去年建设了年产12万吨优质稻米智能加工项目,配建有三层自动化生产车间、高标准低温保鲜仓库以及烘干车间,日处理稻谷能力达600吨,年产大米12万吨。下一步,我们将向多品种、高档次、高效益的精深加工领域发展,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胡劲松 于珑 张亚轩 丰志诚)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