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信长星为何要讲三位青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10-17 15:51:00来源: 人民网-江苏频道

  香港青年孙曦,20岁出头就追随父亲到苏州,把苏州九龙医院打造成江苏首家民营三甲医院。更可贵的是,孙曦坚持按公立医院标准收费,减免困难患者医疗费、开展助学帮困,投入累计超过1亿元;

  澳门青年谭继祖,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从第一届到第十三届,他始终没有缺席,全勤参与了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而且,他积极推进江苏与大湾区人才交流,年年组织澳门江苏两地青少年互访;

  南京青年陆海天,精通法学和金融学,博士毕业后到香港理工大学任教,一直热心帮助江苏高校和企业招才引智,推动香港理工大学在无锡、南京成立科技创新研究院,推动成立了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

  在10月14日举行的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上,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讲述了三位青年的成长故事。

  青年发展是苏港澳合作的重要领域。继新加坡考察之行后,日前江苏省代表团前往香港考察交流,推动苏港澳合作迈上新台阶。  

  促进青少年交流交往

  江苏代表团这次在香港、澳门考察交流期间,促进青少年交流交往是大家聊得最多的话题之一。

  信长星在致辞时以三地青年的成长故事,诠释了论坛主题“志不凡、创青春”。他说,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希望大家秉持“国家所需、苏港澳所长”理念,继续发扬爱国爱港爱澳的优良传统,始终与祖国共奋进、与人民齐奋斗,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青春力量。江苏将为三地青年交流合作提供更大舞台、创造更好条件。

  本届论坛启动了“港澳青年汇江苏”项目,通过“一线路、一站点、一专员、两基地、一清单”,助力港澳青年在江苏更好地发展——

  一线路,“港澳青年看祖国—江苏行”精品线路,让港澳青年深度体验水韵江苏;

  一站点,港澳青年服务站,利用全省“苏青驿站”为来江苏求职的港澳青年提供在苏期间短期免费住宿和城市生活向导、创业就业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一专员,在港澳青年服务站配套设立服务专员,协助解决港澳青年来苏就业创业的现实需求;

  两基地,港澳青年实习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为来苏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办公场地、资金支持、服务代办等服务;

  一清单,港澳青年支持政策清单,梳理《关于深化苏港澳多领域合作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中与港澳青年相关内容,让大家更好享受到政策红利。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在内地获得了就业、创业和个人成长、发展的机会。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认为,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方面要给平台、给机会,另一方面要给经历、给体验,促进、加大港澳青年日常进入内地学习、培育、考察。

  江苏与港澳三地青年秉持“国家所需、苏港澳所长”理念,在相互交流中增进了解、收获成长。据江苏省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有4000多名港澳籍学生在江苏就读,今年开展的“百万青年看祖国”活动,有近2500名港澳青年走进南京、苏州、无锡等地。  

  三地青年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1年,江苏省港澳办联合苏港澳三地青年组织,在南京签署《苏港澳青年合作框架协议》,苏、港、澳三地每年轮流举办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积极推动三地青年进行互动和深度交流,成为三地青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论坛按照“联合主办、每年一届”的原则,由苏港澳三地青年组织轮流举办,目前已成功举办13届。13年来,三地政府部门、高校、社会团体多方联动,累计组织600多批、3万多人次青年交流活动,为三地青年搭建起交流交往的宽广平台。

  去年11月,第十二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在南京举办。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司勇说,江苏是全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是港澳青年内地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地,将继续为来苏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创业培训、咨询辅导、成果转化等服务,为广大港澳青年在江苏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创新创业是苏港澳青年交流合作的重点,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成为港澳青年在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新平台。第十二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宣布启用位于常州的苏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来苏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创业培训、咨询辅导、成果转化等服务。而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苏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于2018年8月揭牌,已发展成为港澳青年来苏就业创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产业是就业创业的沃土,而江苏产业基础好、科创资源丰富。从江苏的产业来看,在全省规模巨大的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占到将近一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四成。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也在焕发新的生机。江苏正奋力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