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绿了荒山富了民,小流域治理绘就乡村振兴底色
曾经荒山秃岭,而今绿水青山;曾经寸草难生地,而今果香飘四方;曾经深山石宅,而今舒适民宿。从牙山高标准精品石榴园到美丽的大沙河生态湿地,从大束镇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到环境优美的三合村,再到山清水秀的钓鱼台村,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图徐徐展开。
近日,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现场会在济宁邹城市召开,与会嘉宾被富美山村所惊艳!
“过去这条河里堆满了淤泥、垃圾,夏天臭气熏天,一下大雨山坡上冲下的泥土就堵塞河道。”钓鱼台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建介绍说,为了彻底改善村容村貌,邹城市实施了水系治理、封禁育林、梯田整治、生态修复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去年,我们又抓住葛炉山省级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的新机遇,根治了水土流失。”朱玉建喜滋滋地表示,水清了、岸绿了、村美了,来村里玩的人也多了,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就业200人,村集体收入也从2018年的2.3万元增加到80万元。
近年来,邹城市以“拦、截、排、涵、蓄”径流调控为核心,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系统治理为重点,统筹“山水林田路村”一体规划,协调整治流域水系、改善人居环境,形成了水利、生态、产业相互融合促进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防治模式,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同时,该市将水土保持措施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突出“治山、治水、治污、致富”一体推进,同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以林业为基础、项目为依托、旅游为带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带动区域内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成为了助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小流域治理典范。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中,山东综合治理成效突出,连续5年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双下降”,全省水土保持率提高到85.7%,居沿黄九省区第二位,为推动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坚持精准施策,系统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山东省水利厅厅长黄红光介绍说,“十四五”以来,山东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90项、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70项,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100多条,带动治理水土流失3705平方公里。
山东省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人水矛盾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建设活动愈加频繁,人为造成水土流失不可忽视。
为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山东组织开展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划定试点,探索建立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聚焦“未批先建”“未批先变”等突出问题,扎实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改问题1.3万个。常态化全覆盖开展卫星遥感监管,点面结合、天空地一体化的水土保持感知网络基本形成,先后解译查处遥感扰动图斑18860个,依法查处“未批先建”生产建设项目6671个,人为水土流失减量达540平方公里。
位于邹城市大洪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的大束镇万亩优质林果基地,有桃园近万亩、苹果1500亩、大樱桃500亩,带动10个村集体年均增收50万元,700户群众户均增收1.2万元,实现了“治一片、绿一片、富一片”,蹚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之路。
如今,山东涌现出水源保护型、生态旅游型、绿色产业型、和谐宜居型、休闲康养型等不同风格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在山丘区重点打造综合治理型小流域,济宁万紫千红小流域重现桃花水母;在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区域重点打造绿色产业型小流域,淄博天佛山小流域成为远近闻名的蓝莓生产基地;在旅游资源丰富区域重点打造休闲观光型小流域,邹平樱花山小流域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不但改善了人居环境,也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绘就了乡村振兴底色。
据介绍,山东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统筹流域水系整治、污水垃圾处理、人居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到2027年,全省建成100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努力实现水网与土地的重新“编织”,让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更加和谐。
(责编:聂俊穹、邢曼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