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通辽市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立足“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着力夯实“老有所养”服务基础、提高“弱有所扶”服务能力,持续推进社会帮扶体系建设,及时回应群众新需求、新期待,真正把群众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落到行动上。
暖民心 基本兜底保障坚实有力
翻阅通辽市厚重的社会救助台账,一串串数字,一个个事例,宛若跳动的音符,生动谱写了一曲曲令人难以忘怀的民生赞歌。
“感谢党、感谢民政部门对我们家的帮助,让我这4个孙子都能吃饱饭,有学上。”77岁的低保户高大爷激动地说。家住霍林郭勒市沙尔呼热街道的低保户高大爷,儿媳因重病去世,儿子失联,独自抚养4个孙子,4个孩子均处于辍学状态。霍林郭勒市民政局在对重点群体开展“地毯式”摸排中,发现了高大爷一家的困境,随即联系教育部门及时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并按照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将4个孩子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根据临时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给予高大爷一家临时救助补助金13405元。
同样受到帮助的还有生活在开鲁县的穆大爷,今年1月份,穆大爷身患重病,医疗支出较大,他和老伴无固定收入。开鲁县黑龙坝镇民政办通过与医保合作医疗报销窗口联动,了解到穆大爷的情况,第一时间将穆大爷按照“单人保”政策纳入低保。6月,结合穆大爷家医疗刚性支出较大、后续治疗费用较高等因素,县民政局又给穆大爷发放了9600元的临时救助金。黑龙坝镇民政办还与相关部门对接,将穆大爷家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范围,落实相应救助政策。
2023年,通辽市城乡低保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按3%和7%的比例提标。目前,全市现有城乡低保对象17.62万人、城乡特困人员12757人。前10个月,通辽市累计发放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8.26亿元。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2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705万元,其中,因水灾实施临时救助485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77.6万元。
“我们建立健全了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选优配齐嘎查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构建县、镇、村三级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网络。”通辽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长勇介绍,“通过采取‘铁脚板+大数据’的方式,民政部门组织苏木乡镇(街道)民政办工作人员、嘎查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第三方力量等,全面摸排困难群众。每周调度统计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上的群众自主申报情况,对线下线上摸排情况分类建档、因户施策,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注、格外关心。通辽市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截至目前,全市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1677人,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43449人,发放资金8358万元。同时,该市积极深入推进全区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攻坚月行动,扩大社会救助补助范围,让困难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红利,把爱民、为民、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惠民生 托稳“一老一小”幸福生活
继续翻看民生答卷,“一老一小”引人注目。如何让他们切实得到保障,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这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如何让每一位老人有尊严地安度晚年,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国家和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愈来愈迫切。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优美的歌声、激昂的乐器声从社区音乐室传来。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内,这样的欢歌笑语天天上演。走进服务站,日间照料室、棋牌室、音乐排练室、理疗区都坐满了老年人,或是三五成群在打扑克下象棋,或是躺在理疗椅上说些家长里短。
龙兴社区居住人口较为密集,辖区老年人群康复理疗、健康护理、居家养老等需求较大。在龙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服务站除提供站内服务外,还结合居民需求,提供上门送餐、巡诊、康复护理等服务,有效解决了行动不便老人的各类生活难题。龙兴社区檀香湾小区居民王兴之前段时间意外摔伤,由于儿女不在身边,老伴又患有脑梗,做饭、身体复查都成了问题,于是便联系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寻求上门服务。“社区服务站真的帮了我的大忙,我摔着了,服务站来车送我去医院,上门洗衣服、做早餐、打扫卫生可细心了!”王兴之说。
龙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位于龙兴世纪城小区,内设老年营养餐厅、健康评估中心、书画室、舞蹈音乐多功能厅、中医保健室、日间休息室、健康体验中心等适老化休息、娱乐以及兴趣提升空间设施,作为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间的有效补充,这里不仅能够为小区老年居民提供常规的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也能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家庭病床、康复训练、心理诊疗等深度服务。“接下来,龙兴社区会继续携手养老服务站做好为老服务,还会增设一些为老服务的器具,定期对辖区内的半失能、失能、空巢以及独居的老年人上门进行慰问和关怀,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生活状况,托起老人们的幸福晚年。”龙兴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邓孟佳说。
“老有所养”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一组数据稳民心:截至目前,通辽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指常年有老年人居住服务处所)184所,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5所、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0所、社会办养老机构63所、民办公助4所、农村牧区幸福互助院82个;另外已建成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8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7个;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中心50个、嘎查村级养老服务站378个。
儿童利益无小事。党的二十大以来,在自治区民政厅的关心指导下,通辽市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建立健全特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保障机制,“家庭尽责、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同关爱”的儿童福利工作新格局逐步建立,全市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9月,科尔沁区民政局接到科尔沁区解放小学反馈的信息:在该小学就读的一名五年级学生其母亲在暑期死亡,父亲因突发疾病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又联系不到其他监护人,现无人照料。接到信息后,科尔沁区民政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学生户籍地红星街道,并指导红星街道尽快调查了解具体情况,查找其他近亲属及监护人。同时,协调通辽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通辽市儿童福利院妥善安置该学生。在调查了解具体情况后,科尔沁区民政局研究决定将该学生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保障范围,并联合通辽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安置在通辽市儿童福利院集中供养。
通辽市引入专业社工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采取实地走访、逐户排查、逐项比对的方式,对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情况进行了仔细排查。经摸排,全市共有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63人,其中集中供养30人、分散供养633人,目前全市已配备110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2356名村(社区)儿童主任。
聚民力 基层社区治理凸显成效
科尔沁区明仁街道露天社区地处科尔沁区中心城区,属于商居混合性社区,共有居民小区16个、居民1078户、2056人,其中无物业管理小区15个。
天王南区建于2001年,共有两栋楼,90户居民,2009年物业公司撤出,小区成了“弃管楼”。同时,随着居民房屋买卖,原住户只剩下了十几户,其余都成了出租屋或群租屋。因毗邻两所小学,再加上紧邻几大商业街,天王南区形成了商居混住的复杂局面,人员流动性大,车辆随便进出,胡乱停放。而且小区基础设施无人维护、日渐陈旧,管道老化,路面破损,外墙剥落,冬天屋里温度仅有十几度,加上门前一排饭店商铺,下水管道不时淤堵、反水,居民抱怨,环境堪忧。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实际,建立社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业主委员会+楼栋党员的“四级共治”模式,以党员带动单元、以单元带动楼栋、以楼栋带动小区,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整合多方资源,加大治理力度,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4+4”居民自治模式将党组织链条由社区延伸到小区,实现了党的领导末端覆盖。小区居民有了“主心骨”,小区治理由“群龙无首”到“核心引领”,小区建设从“简单粗放”到“精准精细”,居民支持、配合、参与社区治理的自觉性空前高涨,对党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市民的家园和党在基层工作中的基础。目前,全市已有17个嘎查村被命名为第三批“内蒙古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嘎查村(社区)”;科尔沁区红星街道新立屯村和科左中旗保康镇六合屯村被确定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和便民服务入选自治区第一批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建设试点;扎鲁特旗探索的社区党委、居委、业委、物业“三委+物业联动”社区物业管理机制入选自治区第二批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建设试点。同时,通辽市积极开展“五社联动”助力社区治理试点工作,目前,全市110个苏木乡镇(街道)已全部建成社会工作站并开展服务,全市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通过人数累计达947人,全市社区社会组织605家,年初以来累计提供各类志愿服务近千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