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践行“千万工程” 建设和美乡村
“美丽乡村我的家,农村不比城里差”。
近日,记者走进寿阳县南燕竹镇吴家崖村,被这个醒目的标语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同村民交流起来。当地人说,今年全县开展“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山川似画,乡村如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里人安居乐业,心情舒畅;城里人进村游玩,络绎不绝。
“三治”,就是治脏、治荒、治乱;“三建”就是建水美乡村、建森林乡村、建文旅乡村;“三评”就是评人居环境最佳乡镇、评最净村庄、评最美庭院。
寿阳县开展农村“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是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生动实践。晋中市政协副主席、寿阳县委书记赵宏钟说:“实践证明,只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举措落到实处,转化为具体行动,就会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就会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群众期盼,致力乡村振兴
“由‘脏乱差’变成了‘绿亮洁’。”朝阳镇高家坡村村民武学祥说,“我们村经过治理和建设,改善了生活环境,大家感觉很舒心,很幸福。‘三治三建三评’这件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高家坡村清理垃圾3000余立方米,完善了雨污分离网设施,修建排水涵洞3500米,全村绿化1万平方米,道路硬化5.5万平方米,垒建4000米路沿石和2000平方米挡墙,安装路灯300盏,建设3000平方米娱乐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邻近的东河村同样是干部群众齐上阵,清理垃圾1700余立方米,建水厕77座,完善了雨污分离并网,绿化植被4800余平方米,植木2466株,补齐了常态化保洁制度和村庄绿化短板。村民齐国瑞说:“多年的脏、乱问题这次彻底解决了,村里干净整洁、绿化美化,生活环境不比城里差。村民们都拥护县里的这项惠民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寿阳县委牢记嘱托,把全县开展“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作为今年最重要的民生工程,致力于走出一条具有寿阳特色的“千万工程”实践路径。
“我们的‘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从农村最基础的事抓起、群众最期盼的事做起,着眼生活污水、垃圾清运、厕所革命等民生难题,在细节上下功夫、精准上见本领,推动农村环境由‘脏乱差’转向‘净绿美’。”寿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彭超说。
全县建立乡镇自查、督导组问题反馈、环卫中心考评、融媒体中心曝光“四本台账”,累计摸排发现各类问题30644处,整改率达到94.9%。全县163个行政村、377个自然村组完成了环境整治任务……
在治理“脏乱差”的同时,寿阳县加大对农村路、水、网等基础设施财政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振兴。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帮助1.6万名农村居民摆脱了出行难题、5.4万名群众改善了用水标准。尤其是在平头、平舒2个乡镇,实施的冬季清洁取暖散煤清零分布式集中供热项目,总投资4.3亿元,管网建设278.9千米,供热面积77.7万平方米,投用后将有效保障23个自然村、4207户居民清洁温暖过冬。
干群同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
“只有投入到火热的乡村振兴事业中,同群众同甘共苦,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松塔镇里庄村到村工作大学生董晨茹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她说,里庄村环境整治工作已完成100%,完成了村里所有卫生死角、杂物堆积、露天垃圾等排查整改,推进了村庄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她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奋战在“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第一线,群众增加了幸福感,她也获得了成就感。
干群同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这是寿阳县“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的一大特点。田间地头,广袤的一线,经常可以看到基层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扑下身子同群众一起攻坚,谱写了新时代干群同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
“为了周密部署,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县委召开7次常委会会议,研究解决人员配置、工程项目验收、建立长效机制等问题。县委将发动群众贯穿始终,走出了一条凝心聚力、全民作战的创建之路。”县委副书记田晓宇说,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形成了干部齐动手、群众共参与的浓厚氛围。林业、水利、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干部吃住在工地,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乡村两级干部闻令而动、身先士卒,都冲到了第一线。
温家庄乡崔家垴村党支部书记崔建忠带领村民对办公区域、村庄公路沿线等进行全面清扫,组织30余人对村里路面进行硬化作业,打造了集森林、文旅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解愁乡独璧村党总支书记雒存生年近花甲,带头平整道路、清理杂草垃圾,以实际行动凝聚了合力、带动了群众,让村里环境焕然一新。一大批到村工作大学生褪去“书生气”,在乡村演练场中沾满“泥土香”。据统计,此次创建行动发动村民投工投劳11万人次,对自家房屋庭院、村内公共生活区域、周边和道路两侧等地进行清理,营造了“干净、整洁、舒适”的乡村环境,进一步培养了农村居民文明生活习惯,打造了美丽乡村新形象。
推动城乡融合,造福人民群众
“五一”期间,寿阳县松塔、西洛、羊头崖、南燕竹四个乡镇联合承办的“潇河烧烤部落”,处处美景流觞、欢声笑语,游客纷纷感叹是寿阳最具热度的“网红打卡点”,系列宣传短视频点击量累计破百万,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如火如荼,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机遇和潜力。
南燕竹村党委书记贾永珍说:“我们依托燕州小镇康养生态园项目,对照‘水美乡村’‘文旅乡村’创建标准,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为游客提供集采摘、游乐、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康养体验,让绿水青山生态美成为南燕竹村的亮丽底色。”8月22日,南燕竹燕州小镇现代农业观光园开园,前来游玩体验、休闲度假的客人络绎不绝,夏夜的南燕竹彩灯灿烂,欢歌笑语,呈现出一幅农康旅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开展“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寿阳县建成“森林乡村”30个、“文旅乡村”12个、“水美乡村”10个,评出人居环境“最佳乡镇”4个、“最净村庄”50个、“最美庭院”1000个,实现了“点”上打造精品,“线”上串珠成链,绿水青山生态美成为寿阳的靓丽底色。
“建设‘水美乡村’有六个标准:清洁一段河道、建设一片水域、打造一条廊带、形成一个节点、展现一种结合、融入一处配套。”寿阳县水利局局长岳俊文说,在实施中,他们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和“一泓清水入黄河”行动,通过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全力打造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乡村河道,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宜业村落。
寿阳县通过“森林乡村”建设,30个“森林乡村”实现应绿尽绿,每村栽植高大乔木树种2000株以上。比如,段廷村、张村采取家家户户门前种植一株山楂树,既美观,又有收益。崔家垴村采取乔灌花草多层次种植模式,集中打造面积为9亩的大型游园,使绿化项目变成了旅游景点。
“我身后的这个院子,就是当年朱德总司令要去参加石拐会议,在寿阳居住过的地方,当时朱德总司令一行在我们村待了三天两夜……”景尚村村民孙拉福正向游客讲述着景尚村的红色故事。在“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中,景尚乡着重打造的红色旧址八路军抗战纪念馆,总共投资了200多万元,通过声、光、电、图等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坚强不屈抵抗侵略的精神和寿阳的抗战故事。景尚村成为“文旅乡村”建设重点村,也成为红色旅游热点村。
除景尚村外,“文旅乡村”还重点建设尹灵芝村、崔家垴村、种子坡村、三岔村红色文化体验村,下洲村、龙门河村、西草庄村传统古村落体验村,梨元村、黑水村、常村、南燕竹村休闲旅游体验村。
寿阳县在建设一批批“森林乡村”“文旅乡村”“水美乡村”的过程中,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宗艾镇下洲村依托古村旅游资源,开发出造酒、酿醋、烧饼和蜂蜜作坊,带动82户村民就业,人均收入超2万元;西洛镇段廷村潇河水穿村而过,既种植水稻又扮靓风景,蹚出乡村振兴新“稻”路;世代守望木瓜河的松塔镇里思村,生态蓄水勾勒出小桥流水新画卷。
赵宏钟说,“三治”让农村人居环境展新颜,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三建”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森林乡村”彰显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水美乡村”探索出“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生动实践,“文旅乡村”践行了“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使命担当,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评”让互比互评互促蔚然成风,注入乡村振兴强劲动能。(苗武军 白续宏 苏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