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德:“海水”里玩转“鱼菜共生”
小字号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农活不沾土……光听上去,就让人耳目一新。
在广德市卢村乡甘溪村,就有这么一个人工调配海水的养殖基地,不论是鱼虾养殖,还是时蔬、绿植种植,均在温室大棚里完成,一年四季,月月有菜摘,季季有鱼吃。
走进温室大棚,除了体感温度明显高于室外之外,立体管道水培架上青翠欲滴的吊篮、绿萝,水泥池子里畅快游玩的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生机勃勃,看上一眼就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固有模式。
眼看记者满脸疑惑,基地项目负责人赖家齐饶有兴致地介绍起来:“听过稻虾共作、稻鳖共养,我们是‘鱼菜共生’,生产出来的鱼虾和蔬菜,不仅品质好,而且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那么,“鱼菜共生”是怎样的一种种养模式?赖家齐娓娓道来:“通过水循环系统,将养鱼产生的废水,转化为蔬菜绿植生长所需的‘营养液’,实现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模式,无污染、零排放。”
“但有别于普通的‘鱼菜共生’,我们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看着大棚里的潺潺流水,赖家齐卖起了关子:不同就在于用的是海水养殖。
这么一听,记者就更加好奇了,明明不临海,哪来的海水养殖?答案就是人工调配。“水源是当家塘坝水,经过调配把水质含盐度控制在一定比例,然后通过虾苗驯养慢慢淡化,说到底就是让南美白对虾适应淡化的调配海水。”
其实,海水养殖项目的初衷,就是提升产出率,提高附加值。赖家齐以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为例,市场价格在25元/斤,但是通过人工调配海水养殖出来的可以卖到45元/斤,加上“鱼菜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品质没得挑。
据介绍,果蔬鱼智慧工厂温室大棚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目前安徽省最大的单栋现代恒温农业工厂。
绕上一圈,温室里不仅有鱼菜共生、无土栽培和花卉种植区,还配有水肥一体化系统。智慧工厂的“智慧”二字体现在哪?为建设好海水养殖项目,添置了不少智能化设备,智能传感器和摄像头可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光照、二氧化碳、PH值等信息参数,不仅为植物和水产养殖提供一个最适应的生长条件,也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鱼菜共生”将养殖与栽培两种原本不同的技术,通过巧妙的设计实现协同共生,打造出“一水双收”的效果。除了养殖南美白对虾,还有罗非鱼、石斑鱼、银鳕鱼等六七个品种,无土栽培的时蔬有番茄,有辣椒,还有黄瓜。
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的张磊,此前一直从事四大家鱼的养殖,前些年从江苏回来老家广德,一头就扎进了海水养殖基地。“当下季节,虾苗尚小,最关键的就是疾病防控。利用搭载的水产养殖智能系统,溶氧、PH值、氨氮等数据都能一目了然,为水环境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养殖出来的罗非鱼,可以直接做刺身。”张磊之所以信心十足,正是因为养殖水质有保障。
“‘智慧+循环+设施’农业项目引领了现代农业新时尚,未来,我们将在养好鱼虾、种好时蔬的基础上,积极拓宽产品销路,争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也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赖家齐如是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