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筑牢汾河源头绿色生态屏障
忻州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忻州市生态环境局在省生态环境厅和忻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美丽忻州建设迈出坚定步伐。
制度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作为汾河发源地,作为黄河入晋第一市,忻州始终牢记“一泓清水入黄河”的殷殷嘱托和“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重要指示,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将“一泓清水入黄河”作为改善生态、提升工作的重要统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落实好“一泓清水入黄河”系列部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顶层设计方面,忻州在全省率先出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高标准编制《忻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两山四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等一系列发展治理规划,明确“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遵循。制定《忻州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忻州市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和政策体系“七大体系”;出台《忻州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忻州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制定《忻州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实绩考核办法》,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一票否决”,有力发挥“绿色考核”指挥棒作用。
忻州先后制订、修订了《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忻州市滹沱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等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8部,出台《关于保障和促进绿色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强黄河流域忻州段生态保护实施禁牧的决定》等法规性决定3部,为全面推进美丽忻州建设提供了扎实有力的法治保障。特别是在《山西省整沟治理促进条例》立法过程中,总结忻州整村搬迁中发现和形成的宁武涔山沟、岢岚中寨沟、静乐庆鲁沟、繁峙伯强沟、定襄县两岔沟等的实践经验,提出整沟治理的合理化建议254条,为筑牢全省生态保护法治屏障贡献了忻州力量。
行动贯彻落实“一泓清水入黄河”
为保护汾河源头生态环境,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忻州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紧紧围绕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从流域生态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治源治水相结合,保好水、治差水、增生态用水,“夯基础”与“补短板”两手发力,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实现了黄河(汾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
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对黄河流域8个县保留的所有排污口全部建档立标,形成排污主体—排放口—排污通道—水质断面“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开展全市200余公里城镇排水设施排查整治和3.2万余座排水管网设施清淤工作;聚焦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梗阻”,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忻州市13个县346.01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任务,投资近2.1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全市建成投运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共14座,总设计处理规模为27.2万立方米/日……通过不懈的努力,2023年1—11月,14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I—III类)断面14个,比例100%,同比去年优良水质断面增加2个,改善率提升14.3%;7个省考断面中,优良水质(I—III类)断面6个。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誓师大会工作部署,把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作为重大政治工程、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和世纪工程,坚定扛起黄河山西段“首站首责”,忻州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切实做好全周期服务、全过程监管。截至目前,“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已谋划的6个工程中,宁武县、静乐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和静乐县建成区城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建成完工,其余3项工程正在有力有序推进。认真落实黄河保护法,聚焦“黄河滩涂、绿化公路斜坡、美化沿黄公路、严控1公理、管控10公里”等工作目标,进一步压实河曲、保德、偏关三县的属地责任,集中开展黄河流域排污口、公路交通扬尘污染、露天煤矿和工业企业污染“三大整治行动”,全力推动黄河干流忻州段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力争从根本上解决沿黄公路煤尘污染问题。
多管齐下推动美丽忻州建设
建设美丽忻州,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是关键。忻州立足“两屏三区三带”生态区域规划,扎实推进“两山四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进一步优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举措,不断筑牢黄河流域和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高质量实施黄河流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国家“双重”项目和省级黄河流域生态防护林屏障、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等造林绿化重点工程,在2022年完成国省营造林任务71.34万亩的基础上,2023年已经完成46.55万亩,完成率81.95%。深入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累计清运固废3.7万吨。加快绿色矿山创建步伐,131个矿山企业完成创建方案的编制,43个企业通过县级验收,36个企业已通过市级验收达到市级绿色矿山标准,11个列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库,8个列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库。
除此以外,忻州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加强了多污染物协同管控和区域协同治理,建立健全“线上监控+线下监管”长效管控机制,科学开展抑尘增湿工作,指导重点行业企业常态化错峰生产,推动4.3米焦炉关停淘汰,有效改善城市“微气候”。兼顾保蓝天、保温暖,成功争取、高效实施北方地区城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经过三年试点期的努力,预计可完成清洁取暖改造52.8455万户、5284.5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原定39.3万户、4215.1万平方米的备案任务,预计全市可节约散煤7.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9万吨、二氧化硫1万吨、氮氧化物0.2万吨、PM101.6万吨,PM2.51.3万吨。
下一步,忻州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要求,聚焦具有山西特色的五大标志性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四方面重点任务,切实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赵全磊)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